前言 1
一、范晔:《后汉书·高句骊传》 1
问题研究 20
1.高句丽的族称 20
2.高句丽族的族源 21
3.高句丽为何称貊人或秽貊 22
4.高句丽第一次迁都 23
二、陈寿:《三国志·高句丽传》 26
问题研究 39
1.高句丽五部的形成及地域 39
2.“国内”考释 40
3.玄菟郡考 42
4.关于高句丽王系的考证 47
5.关于毋丘俭征讨高句丽之役 49
6.高句丽同东吴的交往 50
三、沈约:《宋书·高骊传》 52
问题研究 59
1.东川王所筑平壤城考 59
2.“浿水”考辨 63
3.高句丽前期的社会形态 65
4.高句丽前期的官爵制度 69
四、萧子显:《南齐书·高丽传》 77
问题研究 82
1.高句丽后期的社会形态 82
2.高句丽后期的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84
3.高句丽后期的官爵及其演变 95
五、姚思廉:《梁书·高句骊传》 103
问题研究 109
1.关于橐离国的位置 109
2.高句丽的阶级构成 110
六、魏收:《魏书·高句丽传》 114
问题研究 133
1.关于朱蒙诞生神话 133
2.关于朱蒙建国传说 134
3.高句丽前五代王世系考(之一) 137
4.高句丽前五代王世系考(之二) 138
5.高句丽与北魏的交往 139
七、令狐德棻:《周书·高丽传》 142
问题研究 150
1.高句丽人的饮食 150
2.高句丽人的服饰 151
3.高句丽人的住房 151
4.高句丽人的出行 153
八、魏征等:《隋书·高丽传》 155
问题研究 163
1.高句丽的婚俗 163
2.高句丽的葬俗 164
3.高句丽的祭祀 165
4.高句丽的祥异观 170
5.高句丽的灾异观 170
九、李延寿:《南史·高句丽传》 172
问题研究 175
1.高句丽的汉字 175
2.高句丽使用汉语 177
3.高句丽的文学作品 182
4.高句丽的哲学思想 184
5.高句丽的汉籍 187
6.高句丽的教育 187
7.高句丽的体育 188
8.高句丽的美术 189
9.高句丽的音乐 191
10.高句丽的舞蹈 192
11.高句丽的自然科学 193
十、李延寿:《北史·高句丽传》 194
问题研究 214
1.高句丽的佛教 214
2.高句丽的道教 216
十一、张昭远等:《旧唐书·高丽传》 219
问题研究 253
1.高句丽同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的关系 253
2.高句丽同百济的关系 255
3.高句丽同新罗的关系 256
4.高句丽同倭国的关系 258
十二、欧阳修等:《新唐书·高丽传》 261
问题研究 295
1.高句丽与百济、新罗的“自我意识”及其他 295
2.从金富轼的高句丽观看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及其历史归属 307
3.中华天下秩序中的高句丽 312
4.高句丽灭亡的原因 335
5.高句丽在古代中朝关系吏中的地位 342
说明 346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