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3
1.2.1 理论意义 3
1.2.2 实践意义 4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1.3.1 研究思路 5
1.3.2 研究方法 6
1.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念界定 7
1.4.1 组织与制度 7
1.4.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概念界定及类型划分 8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0
1.5.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0
1.5.2 创新之处 11
2 相关文献综述 13
2.1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3
2.1.1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产生 13
2.1.2 人民公社的制度弊端及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建 14
2.2 乡镇集体企业的变迁历程 19
2.2.1 乡镇集体企业快速发展的解读 19
2.2.2 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 20
2.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逻辑及制度特征 22
2.3.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逻辑 22
2.3.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特征 24
3 理论分析框架 27
3.1 经济组织的本质与产权安排原则 27
3.1.1 劳动分工、协作与经济组织的产生 27
3.1.2 交易费用与经济组织 28
3.1.3 委托代理理论与经济组织产权安排原则 34
3.1.4 团队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 35
3.2 经济组织形式选择因素分析 37
3.2.1 偏好、资本市场与经济组织形式 37
3.2.2 激励、风险配置、决策效率与经济组织形式 46
3.2.3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自由权的成本—收益函数与经济组织形式 47
3.3 农村社区成员行为方式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 50
3.3.1 农村社区成员行为特征 50
3.3.2 农村社区成员行为方式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 52
4 改革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变迁 56
4.1 互助组的运行困境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生 56
4.1.1 互助组的运行困境 56
4.1.2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生 58
4.2 农业生产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 60
4.2.1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本产权安排 60
4.2.2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农户单干、互助组的比较分析 62
4.2.3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与效率 64
4.3 高级社、人民公社的运行机制及其解体 66
4.3.1 工业化赶超战略的实施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变化 66
4.3.2 高级社运行机制研究 68
4.3.3 人民公社运行机制研究 70
5 农村社区型集体经济组织 72
5.1 公共产品供给、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代际利益差异 72
5.1.1 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 72
5.1.2 社区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际利益差异 74
5.2 村庄公社型集体经济组织 76
5.2.1 村庄公社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安排特征 76
5.2.2 村庄公社型集体经济组织对退出权严格限制的内在机制 77
5.3 农村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 79
5.3.1 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产权特征 79
5.3.2 选择权的提供与退出权的限制 80
5.4 社区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 82
5.4.1 社区股份制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的产生逻辑 82
5.4.2 社区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安排 83
6 乡镇集体企业 86
6.1 乡镇企业的起源及其农村社区性 86
6.1.1 乡镇集体企业的起源 86
6.1.2 乡镇集体企业的农村社区性 90
6.2 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安排与功能 92
6.2.1 受限制的退出权及其变迁趋势 92
6.2.2 企业规模、技术差异与集体产权效率 93
6.2.3 农民“合作保险组织”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93
6.3 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融资结构与产业多元化 95
6.3.1 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95
6.3.2 产业多元化中的风险分担因素 97
6.4 乡镇集体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98
6.4.1 人力资源困境 98
6.4.2 乡镇集体企业与权威 99
7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02
7.1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102
7.1.1 传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102
7.1.2 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104
7.1.3 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逻辑 105
7.1.4 合作经济组织与股份制企业比较分析 107
7.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机制与功效 108
7.2.1 农业产业特征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机制 108
7.2.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功效 109
7.3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 111
7.3.1 我国农村的自身特点及其对组织形式的影响 111
7.3.2 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形式及内部产权安排 116
8 南街村个案研究 121
8.1 南街村的历史沿革 121
8.1.1 南街村基本概况 121
8.1.2 改革初期的包干到户与村民的重新联合 122
8.2 南街村的产权安排与治理机制 124
8.2.1 南街村的分配机制 124
8.2.2 南街村的治理机制 129
8.2.3 农村社区性、不能自由让渡的剩余索取权及退出壁垒 131
8.2.4 意识形态的强调与集体主义道路中存在的矛盾 134
8.3 “南街村模式”运行动力机制分析 137
8.3.1 市场经济与信息的获得 137
8.3.2 社会嵌入结构与社区运行动力机制 138
8.4 南街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 140
8.4.1 南街村社区产业经济发展历程 140
8.4.2 市场环境变化与产业多元化 141
8.5 南街村所面临的困难与变化 142
8.5.1 南街村的融资结构与问题 142
8.5.2 人力资源困境及利益分化 143
8.5.3 市场环境变化与南街村集体经济组织边界收缩 145
8.5.4 社区动力机制的弱化 147
8.6 本章小结 148
9 结论与展望 151
9.1 基本结论 151
9.2 本书的创新之处 153
9.3 研究展望 154
参考文献 155
附录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