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曲庆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155257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原为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公共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教材,现根据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予以新编;力求准确、系统地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全面反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观点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性和现实性,从而完整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书主要供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教学使用,也可供“两课”教学和考研人员学习参考。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一、邓小平理论 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3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3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6

第二节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 28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28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0

三、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具体要求 32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3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35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38

第四节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9

一、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39

二、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4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 4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49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49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和特征 52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57

一、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57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9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62

四、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3

第三节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67

一、“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67

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意义 7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7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7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79

三、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86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0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90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3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5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9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01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1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107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7

二、实现共同富裕 110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11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16

三、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 117

四、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18

第四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21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121

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23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125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27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7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27

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 12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1

第二节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33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33

二、合理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35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38

第三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40

一、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 140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3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5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8

第六章 全方位改革和对外开放 152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52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52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5

第二节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56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56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59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161

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163

五、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格局 165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69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69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3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176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179

一、政治文明的战略地位 179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81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185

第二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87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8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190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4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194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8

三、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201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02

一、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202

二、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05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208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212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212

二、思想道德建设 216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18

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19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21

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意义与要求 221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223

第九章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228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228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228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233

三、“一国两制”的意义 234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实践 237

一、“一国两制”的实施 237

二、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42

三、新时期促进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的大政方针 246

第十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5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25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51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254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56

四、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259

五、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259

第二节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61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61

二、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 263

三、反腐倡廉是一项战略任务 267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