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慷慨悲歌、尚气任侠——战国时期的燕赵文化 10
第一节 太行山东的诸侯国 10
一 燕山脚下的古国 10
二 太行山东麓的雄国 15
三 鲜虞中山国 20
第二节 战国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24
一 种代、上谷地区的民风文化 24
二 燕地区的民风文化 28
三 中山地区的民风文化 29
四 邯郸地区的民风文化 31
第三节 战国时期燕赵民风文化之形成 34
一 游牧、农耕与征战的种代、上谷地区 34
二 农牧兼营的燕地 38
三 地薄人众的中山 41
四 仰机利而食的邯郸地区 45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任侠 48
第二章 悲歌忼慨——秦汉时期的燕赵文化 51
第一节 秦汉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51
一 种代地区的民风文化 51
二 燕地的民风文化 53
三 赵地的民风文化 55
第二节 秦汉时期燕赵民风文化的形成 57
一 边塞重地的种代地区 57
二 燕地的经济发展 58
三 赵地的经济发展 61
第三节 秦汉时期任侠之风的地理分布 65
一 秦汉时期任侠之风的地理分布 65
二 秦汉时期侠客密集区的形成 66
第四节 侠与豪中的“节义”文化 74
第三章 幽冀之士,钝如槌——三国晋时期的燕赵文化 79
第一节 三国晋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79
一 燕地的“幽州突骑”文化 79
二 赵地的质朴与尚文习武的民风文化 81
第二节 三国晋时期燕赵民风文化的形成 84
一 胡汉错居的幽州地区 84
二 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 88
第三节 侠士与文士的结合:侠骨精神的初步形成 94
第四章 河北文士,率晓兵射——南北朝时期的燕赵文化 103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103
一 词义贞刚的燕赵文士之风 103
二 邺下胡风 107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燕赵民风的形成 109
一 农业区的内缩与畜牧业的南移 109
二 尚武之风的盛行 115
三 世家与尚儒文质民风 119
第三节 邺城胡风的成因 122
一 “胡化运动”下的邺城 122
二 交通西域与邺下民风中的西域文化 126
三 尊母遗风与邺下妇女自由的社交活动 127
第五章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隋唐时期的燕赵文化 131
第一节 隋唐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131
一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131
二 人性敦厚,好尚儒学 137
三 浮巧成俗的邺城地区 143
第二节 隋唐时期燕赵民风文化的形成 145
一 多民族错居的边塞燕地 145
二 务农尚儒的赵地 147
三 邺城民风的转变 153
第三节 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的任侠“节义”观的雏形 153
第六章 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宋元时期的燕赵文化 160
第一节 宋辽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160
一 风气刚劲的幽云地区 161
二 气勇尚义的白沟以南地区 163
第二节 金元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167
第三节 宋辽时期燕赵文化的形成 171
一 民族错居的燕云地区 171
二 戍守与耕战的白沟之南地区 174
第四节 金元时期燕赵文化的形成 179
一 地理区位的政治转换与地域文化 179
二 农耕经济的复兴 180
第五节 疆界、国家与节义 183
一 国界意识的形成与士大夫“士”风 183
二 关羽崇拜与“忠义”民风 186
第七章 质朴劲勇,耕织为生——明朝时期的燕赵文化 190
第一节 明朝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190
一 风劲勇健的冀北地区 192
二 尚浮华的京师地区 194
三 质朴劲勇的燕南地区 199
第二节 明朝燕赵民风文化的形成 204
一 屯军守边与冀北民风 204
二 五方杂错的京师 207
三 畿辅重地的燕赵 210
第三节 儒学复兴与耕读尚义 215
第八章 民尚浑朴,敦孝悌而重节慨——清朝时期的燕赵文化 220
第一节 清朝时期燕赵地区的民风文化 220
一 雍正时期燕赵地区民风文化 221
二 清光绪时期燕赵地区民风文化 226
第二节 民风地域特征的形成原因 234
一 燕北山地高原地区 234
二 燕南平原地区 236
三 运河尚武地带 243
第九章 慷慨悲歌、尚气任侠的流韵 252
第一节 铁肩担道义:近代尚武精神的复兴 252
一 铁肩担道义 252
二 近代尚武精神的复兴 254
第二节 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 260
一 求索“振奋国群之良策” 260
二 好像花草的种子,被风吹散在遍地 265
第三节 浴火中的燕赵文化 270
一 民族觉醒进程中的燕赵文化 270
二 救亡图存时期的燕赵文化 272
附录 275
参考文献 288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