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发展之困局 重庆实践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易小光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3613101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全球经济相对低迷,国内大量农民工向中西部回流的背景下,处于中国这一新兴经济体的西部内陆,作为最年轻直辖市的重庆,以“后下水、先上岸”的强劲复苏态势和有力的招商引资举动,不仅惊艳全球,更是让世界聚焦山城,急切探寻这种奇迹背后的奥秘。

第一章 耀眼的西部之星 1

第一节 率先复苏 3

一、识得先机 4

二、“第一梯队” 5

三、“V型”反转 7

四、工业拉升 8

五、消费“给力” 9

第二节 提速开放 10

一、“弯道超车” 11

二、走向世界 12

第三节 逆境崛起 14

一、“化危为机” 14

二、“无中生有” 15

三、异军突起 16

四、筑巢引凤 18

五、城市蝶变 20

第四节 扶正祛邪 21

一、提振“精气神” 21

二、只争朝夕 22

三、净化发展环境 23

第二章 初论“重庆模式” 25

第一节 一组报道引发的热词 27

一、反思发展模式 29

二、发展转型期的困惑 31

三、中西部——国家战略的新视点 37

第二节 “模式”探析 39

第三节 重庆实践与“重庆模式” 44

一、国家战略导航 45

二、聚焦科学发展主题 45

三、五大关键路径 47

四、五大基本特征 48

第三章 历史使命与现实基础 51

第一节 使命重重 53

一、重庆直辖——大城崛起的前奏 57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风起兮 61

三、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破冰之旅 63

四、国家中心城市——领航西部 65

五、“两江新区”——开放航母 67

第二节 现实之惑 69

一、地理区位——潜力受困 70

二、资源禀赋——相对短缺 72

三、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73

四、“二元结构”——全国缩影 76

五、生态环境——约束更紧 79

六、思想观念——“盆地意识” 81

第四章 “五个重庆”建设 83

第一节 大城之梦 85

一、承载四大城市梦想 86

二、营造城市综合环境 89

三、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94

第二节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95

一、拓城之路 95

二、现状与问题 97

三、“二环”序曲 98

第五章 内陆开放高地构建 103

第一节 走向世界 105

一、问道开放 105

二、搭建开放平台 111

三、承接产业转移 121

第二节 区域合作 125

一、“西三角”战略构想 125

二、成渝经济区起航 131

第六章 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 137

第一节 统筹城乡改革 139

一、户籍制度改革 140

二、农村土地流转探索 147

第二节 “一圈两翼”战略 152

一、积极引导产业移民 153

二、大力推进“圈”“翼”互动 154

三、加强基础性建设 156

第七章 民生导向发展 159

第一节 缩小“三大差距” 161

一、“三大差距”现实困境 161

二、重庆的“民生动力论” 165

三、出台“民生十条”和“共富十二条” 168

四、加大以城带乡力度 170

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73

第二节 建设公租房 176

一、高房价的困局 177

二、重庆攻略 178

第三节 发展微型企业 182

一、微企不微 182

二、扶持微型企业 185

第八章 社会重塑 191

第一节 打黑除恶 193

一、社会呼唤法治 194

二、打黑除恶——重庆行动 195

三、打黑除恶——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198

第二节 “唱读讲传” 198

一、“唱读讲传”之缘起 199

二、“唱读讲传”活动 200

三、用文化铸就城市的灵魂 203

第三节 创新社会管理 206

一、探索构建“三项制度” 207

二、深入开展“三项活动” 208

第九章 改革助力 213

第一节 创新国有投融资平台 215

一、国有投融资模式的积极探索 216

二、国有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223

第二节 “国、民”共进 224

一、改善生存环境 225

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227

第三节 行政层级扁平化 228

一、“扁平化”的具体措施 229

二、“扁平化”的实践成效 233

第十章 任重道远 235

第一节 再论“重庆模式” 237

一、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239

二、以民生导向促可持续发展 240

三、促进城乡与区域良性互动 241

四、软硬并举、内外兼修 242

五、改革创新、敢为人先 243

第二节 未来的挑战与任务 244

一、坚持科学跨越发展 245

二、坚持绿色发展 246

三、坚持民生导向 247

四、坚持发展创新 247

五、坚持先行先试 248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