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篇 特征论 5
引言 5
第一章 基本特征的成因 5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般特征 5
一、生成土壤的特征 8
二、思维方式的特征 10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一般特征 12
一、原创性、基础性 12
二、纯真性 13
三、功利性 14
四、创作的自发性和群体约成性 15
第三节 音乐艺术的一般特征 15
一、形象表现的模糊性和情感表达的深切性 15
二、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16
三、形式要素自身逻辑的特殊性 17
第二章 基本特征的体现 19
第一节 音乐审美理念特征 19
一、含蓄、内蕴 19
二、神韵、品味 20
三、明快、朴实 22
第二节 音乐内质特征 23
一、内质特征的主要标志 24
二、内质特征形成的缘由 28
第三节 音乐载体特征 33
一、音乐与唱词的结合 34
二、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34
三、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34
第四节 音乐体制特征 35
一、特殊的创作思维方式 35
二、艺术品种的“格” 36
中篇 体裁论 40
引言 40
第一章 民间歌曲 40
第一节 概述 40
一、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40
二、编唱一体的感情抒发 41
三、短小灵活的音乐表现 41
第二节 历史概况 42
一、形成 42
二、发展 43
第三节 体裁特征 50
一、体裁分类 50
二、号子 51
三、山歌 53
四、小调 56
第二章 民间器乐 59
第一节 概述 59
一、超越声乐的音乐功能 60
二、融贯雅俗的文化层次 62
三、借助具象的写意方法 63
四、音乐形态方面的特点 64
第二节 历史概况 64
一、形成 64
二、发展 64
第三节 器乐分类 68
一、独奏乐 68
二、合奏乐 78
第三章 曲艺音乐 86
第一节 概述 86
一、曲艺的特征 87
二、曲艺音乐的特征 89
第二节 历史概况 93
一、形成 93
二、发展 94
第三节 曲艺音乐分类 99
一、主曲体类曲种 99
二、曲牌连缀体类曲种 109
三、综合体类曲种 111
第四章 戏曲音乐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一、戏曲的特征 115
二、戏曲音乐的功用 118
三、戏曲音乐的特征 120
第二节 历史概况 121
一、形成 121
二、发展 123
第三节 剧种分类 129
一、声腔分类 129
二、地区分类 131
第四节 主要声腔及剧种例释 131
一、高腔 131
二、昆腔 135
三、梆子腔 137
四、皮黄腔 139
五、近、现代新生剧种 142
结语 149
下篇 形态论 155
引言 155
第一章 形态特征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基础 155
第一节 形态与形态特征 155
第二节 形态研究的意义 156
第三节 形态研究的方法和基础 157
一、民间音乐形态研究基础 157
二、民间音乐形态分析的环节 158
第二章 旋法(音高要素特征之一) 160
第一节 基本音区 160
第二节 活动趋势 169
第三节 进行方法 173
一、音程的幅度 173
二、旋法的曲直 174
第四节 音调特点 175
一、级进音列性音调 175
二、调式骨干性音调 177
第三章 调式(音高要素特征之二) 179
第一节 调式的形成与发展 179
一、调式的自然形成 180
二、“五度相生律”和五声音列的形成 182
三、调式的发展 182
第二节 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188
一、五声音阶的构成 188
二、两类调式色彩 189
第三节 调式交替 194
一、调式交替的方式 194
二、调式交替的关系 198
第四节 七声音阶 202
一、七声音阶的形成 203
二、七声音阶的形态 205
第五节 特殊(复杂)调式例释 209
一、京剧皮黄腔的调式 209
二、湘中、湘东特性羽调 212
三、西北地区的“苦音调式” 214
四、闽南、粤北的“轻重三、六”调式 215
第四章 节奏节拍(时间要素特征) 220
第一节 节奏特点 220
一、节奏感 220
二、节奏型 221
三、节奏型与节拍的结合 222
第三节 节拍特点 227
一、节拍规律的严谨度 227
二、节拍单位的宽窄度 241
第五章 发展方法(陈述逻辑要素特征之一) 249
第一节 乐汇的变化关系 249
一、音高变化 249
二、时值变化 249
三、模进 250
四、逆行、倒影 251
第二节 乐汇、乐句、乐段的连接方法 252
一、衔接法 252
二、跳接法 257
第三节 起始、高潮、结尾的处理方法 259
一、起始 259
二、高潮 260
三、结尾 262
第六章 曲式结构(陈述逻辑特征之二) 266
第一节 结构原则 266
一、对称、平衡原则 266
二、段落结构完整的原则 266
三、重复再现原则 267
四、首尾呼应原则 267
第二节 结构类型和结构体式 267
一、重复 268
二、对仗 268
三、起承转合 272
四、起平落 273
五、循环 275
六、重复、分而合、层递 277
第七章 段落变化(陈述逻辑特征之三) 278
第一节 段落的整体变化 278
一、部分乐汇的变化 278
二、调式或节拍特征的变化 282
三、结构突破的变化 286
第二节 段落的句式变化 286
一、基本句式 286
二、变化句式 290
第八章 腔词关系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第二节 腔词的陈述关系 302
一、腔词陈述的音高要素关系 302
二、腔词陈述的时间要素关系 308
第三节 腔词的表现关系 311
一、腔词表现的音高要素 312
二、腔词表现的时间要素变化 313
三、腔词表现的特意重音 315
第四节 衬腔 322
第九章 综合分析方法 329
第一节 概述 329
第二节 综合分析的层次 330
一、润腔与乐汇特征 330
二、旋律特征 337
三、旋律基本骨架特征 342
四、音乐体制特征 353
结语 358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