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往事 龙华史话 1949-197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深圳市龙华新区羊台山文史研究会编;朱赤著
  • 出 版 社: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4301661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长篇记实性文学,它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本着“真实、准确、客观”原则,讲述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发生在宝安县大龙华地区(含观澜)的故事,为历史留下印记。

第一章 欢欣鼓舞庆祝解放 浪口教堂黯然收场1949 1

龙华得名的由来 1

深圳解放,老区人民欢欣鼓舞 2

吉姑娘伤心离去 4

文化记忆——求雨求来的浪口“福音堂” 5

宝安大事记 6

第二章 征公粮烈士洒鲜血 肃匪特群众齐参加1950 8

县长下乡驶牛耙田 8

扫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9

发动群众“减租退押”开荒生产 9

沉痛的“甲岸村惨案” 10

清匪反霸,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1

妇女们冲在了第一线 14

农会里的反贪污斗争 15

文化记忆:龙华庙的故事 16

宝安大事记 16

第三章 闹土改千年破陈规 深圳河封锁固边防1951 17

来了土改工作团 17

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 18

别开生面的土改宣传 20

“斗地主”记事 21

备受争议的“和平土改” 22

深圳河上了“锁” 23

文化记忆:羊台山上“咬圆笼” 25

宝安大事记 25

第四章 吴娘翻身妇女解放 “就高不低”土改复查1952 26

吴娘翻身记 26

“就高不就低”的“土改复查” 28

她成了“送子观音” 29

文化记忆:大船坑麒麟舞 29

宝安大事记 30

第五章 互助组起步人帮人 种橡胶雷州大会战1953 31

互助组起步人帮人 31

龙华青年血洒三千里江山 33

鲜为人知的“橡胶大会战” 35

文化记忆:龙华人爱唱客家山歌 36

宝安大事记 37

第六章 读书识字人人上进 婚姻自主个个追求1954 38

大家都来识字 38

“童养媳跑了” 40

“我看见了社会主义。” 41

文化记忆:客家围村 43

宝安大事记 43

第七章 “小脚女人”说“走快了” “社会主义”已经到了1955 44

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场辩论 44

为什么自留地不能种稻谷? 46

电影队来到了穷山村 47

不能上地主阶级的当 48

民间说书人谢琼记 49

“边防证”问世了 50

文化记忆:桃李满天下的虔贞女校 50

宝安大事记 51

第八章 个体户变成集体户 初级社迈向高级社1956 52

敲锣打鼓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 52

起起落落“世经叔”(上) 53

暗夜中的一声巨响 55

农村干部们日夜忙碌 57

掀起大生产热潮 58

“体恤民情”张子修 58

文化记忆:七娘峒的故事 60

宝安大事记 60

第九章 退社单干歪风骤起 “引蛇出洞”反击右派1957 62

大家都来修水利 62

“大力开展‘六群’‘五坊’运动” 62

反“退社风潮” 64

开展“合作社是否优越”的大辩论 66

分清农村中的大是大非——观澜区扩大干部会上600多人开展大辩论 67

“黄木有案”余波未了 68

“引蛇出洞”反击右派进攻 69

第一次“大逃港” 71

文化记忆:茶壶冇盖——望天壶(湖) 73

宝安大事记 73

第十章 “红色公社”一夜诞生 百年古庙不幸被毁1958 74

红色公社一夜诞生 74

“大炼钢铁”放“卫星” 75

我在阳台山上砍树 77

“夹死蚂蚁”的万斤亩 78

“麻雀从新界飞来”——除四害运动始末 80

形形色色的上天“卫星” 81

吃了40天大锅饭,饿了4年 82

干部下乡去务农 83

勤勤恳恳的普通农民 84

车子化,一阵风 85

文化记忆:“华堂”古庙 87

宝安大事记 88

第十一章 “巨无霸”红薯惊亮相 “反右倾”开展大辩论1959 89

红色公社掀起了竞赛浪潮 89

爱社如家的人 91

“深翻改土”的前因后果 92

客家山歌短剧——翻土又翻心 94

教育改革:学校工厂化 96

“烟中取肥”经验大推广 98

反击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99

贫下中农忆苦思甜 102

公社十年巨变 104

千军万马战“高峰” 104

战斗在第一线的女矿工 106

“团组织犯错误啦” 107

文化记忆:团团围坐“大盆菜” 107

宝安大事记 108

第十二章 毛主席发枪鼓斗志 遇灾害日子苦难挨1960 109

大家都来学习毛泽东思想 109

毛主席发钢枪 110

香港不是天堂——智斗偷渡犯 113

在旱灾和洪水的袭击面前 114

田头但见“货郎担” 115

土法上马搞“四化” 116

自力更生办好食堂 117

向青年标兵学习 118

推广小球藻养猪 119

清湖的变化 119

新戏台上演新戏 120

文化记忆:“立居围”的传说 122

宝安大事记 122

第十三章 李书记大胆搞“开放” “公社化”至今有章程1961 125

最怕晚上来电话 125

宝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26

“三个五”名垂青史 127

李书记大搞“包产到户” 129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130

对错误的认真反思 131

文化记忆:民间传说——赖屋山人不姓赖 133

宝安大事记 134

第十四章 “公共食堂”寿终正寝 “建立特区”石破天惊1962 135

供销社里铁锅卖光了 135

自力更生度饥荒 136

第二次大逃港(上)——“这简直成了淮海战役!” 138

第二次大逃港(下)——大队班子集体冲界 140

北京来的记者秘密潜入香港 142

“建立特区”石破天惊 143

知青下乡村 144

文化记忆:香味四溢的“客家香肉” 145

宝安大事记 145

第十五章 思想教育攻心为上 自力更生改善生活1963 147

学习雷锋好榜样 147

“社教运动”全面铺开——生产队里的批判会 149

“8块手表”起风波 150

“俱乐部”里的故事 151

深圳第一台“依巴赫”钢琴 152

杨彩英的婚事 153

自力更生改善生活 154

“五好干部”陈迅 155

文化记忆:是“炮楼”不是“碉楼” 156

宝安大事记 157

第十六章 “学习大寨”村村推广 “四清运动”人人过关1964 158

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一):党中央树起了一杆旗 158

四清运动人人过关(上):从“小四清”到“大四清” 161

拒腐蚀,永不沾 163

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165

文化记忆:民治“皇帝田”与“白石龙” 166

宝安大事记 167

第十七章 搞臭“资本主义香港” 大讲“社会主义优越”1965 168

四清运动人人过关(下):奇特的反香港风教育 168

“偷渡”与阶级斗争挂钩 171

“神恩广大”变成了“毛主席万岁” 172

我的农村见闻 173

文化记忆:我的儿时玩伴——吹鹅笛与“锄奇乐” 173

宝安大事记 174

第十八章 “文化大革命”狂飙起 宝安县改名“红岩县”1966 175

民治的田头走来了“赤脚医生” 175

农村有了电 176

疯狂的“破四旧”运动 177

我参加了红卫兵大串联 179

曾老与《无形的决战》(上) 181

三千人大会学“毛著” 183

文化记忆:珍稀族谱——罗屋围“罗氏族谱” 186

宝安大事记 186

第十九章 批刘少奇挂李富林 斗“三个五”和“放口论”1967 188

大批斗如火如荼 188

响彻大江南北的《牛鬼蛇神之歌》 190

一个老“红卫兵”的“学习笔记” 191

深圳中学的“联合宣言” 193

“七·八”事件震惊中外 194

活跃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196

文化记忆:乡间村落全景图——龙胜民居壁画 198

宝安大事记 198

第二十章 “革命委员会”说了算 “宝安特务多”害死人1968 199

欢呼“革命委员会”成立 199

“三忠于”活动遍地开花 200

两份刑事判决书 202

龙华抓特务 203

起起落落“世经叔”(下) 204

“没收地富财产事件”始末 205

右派阿强的遭遇 206

曾老与《无形的决战》(下) 207

毛主席的好战士——金吉芬 209

文化记忆:客家人喝米酒 209

宝安大事记 210

第二十一章 “学大寨”带来大翻身 毛主席派来“新社员”1969 211

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二):翻身大队学大寨,学了大寨大翻身 211

我们创作了四场歌剧《征海夺粮》 213

普及中草药,巩固合作医疗 214

刘长生主政宝安 216

山村来了广州知青 218

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新社员 219

文化记忆:口味浓郁的客家菜肴 221

宝安大事记 221

第二十二章 姓“社”姓“资”要草拔苗 一生坎坷“人间烟桥”1970 222

从“斗、批、改”到“一打三反”(上):观澜公社《简报》 222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226

从斗批改到一打三反(下):建设“政治边防” 228

版画大师,人间烟桥 229

文化记忆:清明拜山与“鸡屎藤粄” 231

宝安大事记 231

第二十三章 “路线教育”批修整风 “边防枪声”声声震耳1971 233

路线是革命的成败问题 233

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 234

“我们下乡不是‘变相劳改’!” 235

《边防枪声》大戏的来龙去脉(上) 236

我到老挝去战斗 237

那时买什么东西都要票 239

文化记忆:清湖廖氏家训 239

宝安大事记 241

第二十四章 “要讲政策”慎重处理 政治空气有所缓和1972 242

“要讲政策了” 242

“大鹏湾事件”清理得人心 244

客家妹仔阿英 245

用“两不怕”精神抗击台风 247

“节粮模范”李六 248

凉帽山上话凉帽 248

文化记忆:33道工序制成的客家凉帽 249

宝安大事记 250

第二十五章 新农村是广阔天地 逃亡户并不是敌人1973 251

从“批修整风”到“基本路线教育” 251

生产队的“反动逆流” 252

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三):苦干加实干 254

我在大寨的见闻 257

“挖沟改土”的群众运动 257

当年龙华穷啊 259

修订对外逃人员政策 260

文化记忆:重阳节登高 263

宝安大事记 263

第二十六章 “批林批孔”风雨交加 漫漫长夜曙光未现1974 264

“批林批孔”运动来了 264

一篇大批判稿 266

热闹的全社教育大会 267

坚决制止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倾向 272

“手里像捧着一颗‘炸弹’”—关于“手抄本”的个人回忆 273

救人小英雄江爱欢 276

文化记忆:迎春做沓米饼 277

宝安大事记 277

第二十七章 整顿带来新的希望 前进路程步履维艰1975 278

席卷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四):“苦战三年,实现大寨县” 278

龙华大队的革命措施 280

开始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就多了 281

《边防枪声》大戏的来龙去脉(下) 282

军民鱼水情 283

文化记忆:羊台山古村“大围肚” 285

宝安大事记 286

第二十八章 龙年天象变幻莫测 四千军民羊台擒凶1976 287

新生事物说不完(客家小演唱片断) 287

不同凡响的“3111”年 289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89

下乡“知青”登上了政治舞台 290

4000军民羊台山大搜捕 291

一个养蜂人突然出现 293

头上被砍了十七刀 294

他成了民兵英雄 295

龙华人的不同说法 296

文化记忆:阳台山?羊台山? 297

宝安大事记 298

第二十九章 群众生活仍然困苦 政策改变曙光初现1977 300

吃“过头粮”是普遍现象 300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始末 301

最后的“大树特树” 303

揭批“四人帮”运动 303

高考来了 304

文化记忆:“三界庙”的传说 306

宝安大事记 306

第三十章 习仲勋宝安搞调研 “论真理”思想大解放1978 307

习仲勋书记宝安行 307

大家都来养“AA”鸡 308

团支部里话《伤痕》 309

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买书 311

一石激起千层浪:“真理标准”大讨论 312

为县委“特务案”平反昭雪 313

文化记忆:奇名趣谈话“浪口” 313

宝安大事记 314

第三十一章 改革开放春雷初响 乍暖还寒百废待兴1979 315

比“三个五”还要“三个五”的“13条” 315

来了第一家来料加工厂 316

十年来我第一次看见了存折! 317

大浪大队再种“摇钱树” 318

我为群众送信忙 318

龙华公社的新面貌 320

“我再也不要做中国人!”——第三次大逃港 320

不搞“以粮为纲”才能穷变富 322

分田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322

平反冤假错案 323

中共龙华公社委员会结论 325

文化记忆:龙华老房子上的“花”——灰塑 327

宝安大事记 328

后记 329

参考资料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