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哲学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建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07342107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在长期领导我国财政经济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和杰出的领导才能,充分显示了他精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在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工作、党建的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他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的著作和实践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他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

序——兼谈陈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朱佳木 1

绪论 实践的哲学与哲学的实践——唯物辩证法的新境界 1

第一章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 13

第一节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的核心——十五字原则 13

一、“十五字原则”的概念 13

二、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途径和必要条件 14

第二节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的特点 15

一、思想方法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的要求 15

二、思想方法产生的背景和来源 16

第三节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7

一、“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17

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20

三、“交换、比较、反复”——辩证的思想方法 30

第四节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的路径 35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35

二、调查研究是“唯实”——践行科学思想方法的途径 40

三、正确的人生观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47

第五节 陈云哲学思想方法论的历史贡献与深入研究的意义 53

一、历史贡献 53

二、研究意义 55

第二章 陈云哲学思想的立足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56

第一节 陈云以人为本哲学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56

一、以人为本哲学的内涵 56

二、研究以人为本哲学的意义 60

第二节 陈云以人为本哲学形成的依据 64

一、理论依据 64

二、现实依据 67

第三节 陈云以人为本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1

一、以人为本哲学的主要内容 71

二、以人为本哲学的特点 81

第四节 陈云以人为本哲学的当代启示 85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86

二、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 87

第三章 政治维度:陈云党建哲学思想 89

第一节 陈云党建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89

一、陈云党建哲学的溯源 90

二、陈云党建哲学的形成 93

第二节 陈云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中的哲学思维 98

一、纪律与自由 98

二、党的团结与干部团结 102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108

四、民主与集中 109

五、党与党员 112

六、党的事业与党的干部 121

七、领导的艺术与艺术的领导 127

第三节 陈云关于党风建设思想中的哲学思考 134

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有关党的生死存亡 135

二、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 137

三、端正党风是全党的一件大事 139

四、充分认识惩治违法乱纪的重要性 141

五、自觉树立廉政意识 143

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150

第四节 陈云党建哲学的主要贡献 156

一、历史贡献 156

二、理论贡献 157

三、现实意义 158

第四章 经济维度:陈云民生哲学思想 160

第一节 陈云民生哲学的形成条件 160

一、中国历史上民生哲学的熏陶和影响 160

二、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 162

第二节 陈云民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167

一、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167

二、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176

三、多管齐下促进经济发展 180

第三节 陈云民生哲学思想探源 189

一、关注人民利益的唯物史观 189

二、“只唯实”的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191

三、把握适度的辩证法 192

第四节 陈云民生哲学的价值意蕴 195

一、对党的人民利益思想的坚持和丰富 196

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199

第五章 社会维度:陈云社会发展哲学思想 204

第一节 陈云社会发展观的渊源论 204

一、理论渊源 205

二、历史借鉴 207

三、社会发展哲学的经验基础 209

四、社会发展哲学的形成过程 209

第二节 陈云社会主义发展哲学的国情论 211

一、坚持基于国情确立视角 211

二、坚持基于国情提取经验 212

三、坚持基于国情辩证分析 213

第三节 陈云社会发展哲学的社会主义导向 216

一、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16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全面发展 217

三、强调发展的支撑是利用计划和市场的手段 220

四、发展的外部条件:实施积极而清醒的对外开放 222

五、对于科学发展的坚持 223

六、坚持党领导下的发展 226

七、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价值归宿 226

第四节 陈云社会发展哲学的历史贡献 228

一、对毛泽东社会发展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228

二、与邓小平社会发展哲学的交相辉映 234

三、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启示 242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