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金属结构的发展 2
1.2 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形式和基本组成构件 2
1.3 设计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基本要求 7
1.4 起重机金属结构发展与研究方向 8
第2章 金属结构的材料 10
2.1 金属结构对材料的要求和常用材料 10
2.2 钢材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11
2.3 钢材的分类、标志代号和特性 24
2.4 钢材的选择和钢材规格 27
第3章 载荷及载荷组合 34
3.1 计算载荷与载荷系数 34
3.2 载荷的计算组合 56
第4章 金属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计算准则 62
4.1 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 62
4.2 许用应力设计法 65
4.3 极限状态设计法 68
4.4 两种设计法比较 79
4.5 静强度设计准则 82
4.6 疲劳强度设计准则 83
4.7 稳定性设计准则 90
4.8 刚性设计准则 93
第5章 金属结构的连接 96
5.1 连接的作用和方法 96
5.2 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 97
5.3 焊接接头型式和焊缝型式 98
5.4 焊接接头的静强度计算 106
5.5 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 115
5.6 设计焊接结构的注意事项 123
5.7 普通螺栓连接 125
5.8 剪力螺栓连接的计算 130
5.9 拉力螺栓连接的计算 134
5.10 拉-剪螺栓连接的承载力 138
5.11 高强度螺栓连接 139
5.12 销轴连接 145
第6章 轴心受力构件 149
6.1 轴心受力构件的种类和应用 149
6.2 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计算 152
6.3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154
6.4 构件缺陷对稳定性承载力的影响 159
6.5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实用计算方法 164
6.6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性 167
6.7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169
6.8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 170
6.9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175
6.10 缀材和横隔的设计 177
6.11 变截面轴心受压构件 181
第7章 梁——实腹式受弯构件 184
7.1 梁的种类和截面形式 184
7.2 型钢梁的设计 185
7.3 组合梁合理梁高的确定 188
7.4 梁的自重 192
7.5 组合梁截面设计和强度、刚性验算 193
7.6 变截面组合梁 196
7.7 梁的剪切中心与扭转 197
7.8 梁的整体稳定性 203
7.9 组合梁的局部稳定性 211
7.10 组合梁的构造设计和工艺设计 223
第8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 237
8.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种类和应用 237
8.2 拉弯构件的设计计算 237
8.3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239
8.4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截面设计 256
8.5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设计计算 259
8.6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262
第9章 桁架——格构式受弯构件 269
9.1 桁架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269
9.2 桁架的外形和腹杆体系 270
9.3 桁架主要参数的选择 272
9.4 桁架杆件的内力计算 273
9.5 桁架杆件的计算长度 277
9.6 桁架杆件的截面设计 280
9.7 桁架节点的设计 282
9.8 弦杆的拼接 292
9.9 桁架静态刚性与上拱 295
第10章 结构细部设计 297
10.1 焊接与变形 298
10.2 结构设计改进措施 302
10.3 焊接接头形式改进和焊接质量的保证 305
10.4 结构细部设计的其他方面 312
附录 317
附表1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GB/T 700—2006) 317
附表2 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GB/T 700—2006) 317
附表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化学成分表(GB/T 1591—2008) 318
附表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拉伸性能(GB/T 1591—2008) 319
附表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冲击试验和弯曲试验(GB/T 1591—2008) 320
附表6 构件连接的应力集中情况等级和构件接头形式 320
附表7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系数 330
附表8 截面的回转半径与截面尺寸的近似比值 333
附表9 构件支承方式和变截面长度系数 334
附表10 格构式构件折算长细比λh计算公式 339
附表11 挠度?的系数α值(两个轮) 339
附表12 变高梁挠度增加系数αo 340
附表13 典型焊接接头的构造细节分类及其疲劳强度(EN 1993-1-9:2005) 340
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