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 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南湜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7083813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辩证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作为理论逻辑的辩证法、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哲学的视域。本书以辩证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作为理论逻辑的辩证法、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哲学的视域。

上篇 作为理论逻辑的辩证法 3

哲学的精神 3

一、自由与必然:人类存在的本原性关系 3

二、哲学:解决自由与必然问题的一种独特努力 9

三、哲学解决自由与必然问题的可能方式 13

辩证法的概念与历史 19

一、辩证法概念的辨析 19

二、辩证法的三种形态 24

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 37

一、必须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37

二、从“人的类本质”出发 39

三、从“利己主义的人”出发 43

四、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47

马克思的实践论辩证法 53

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改造 53

二、辩证法的实践原型与其理论抽象 59

三、理解自然辩证法 66

《资本论》中诸辩证法原则的内在统一性 70

一、辩证法的实质 73

二、作为辩证法之表现形式的从抽象到具体 88

三、作为辩证法之核心的矛盾进展 106

四、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意蕴 121

中西辩证法的区别与融合 133

一、两种不同的辩证法传统 133

二、直观辩证法之缺陷 137

三、两种辩证法之融合 138

四、民族思维方式的创新 141

人能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142

一、人的活动与规律 142

二、人的活动价值目标与规律 143

中篇 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149

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 149

一、以实践为对象的实践哲学 149

二、视实践为第一性活动的实践哲学 154

三、作为思维范式的实践哲学 157

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独特意蕴 163

理论与实践 166

一、理论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 167

二、现代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 170

三、现代实践哲学的一种偏颇 175

四、理论与实践的划界 178

五、理论与实践的同根性与差别性 181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 186

一、理论思维的有限性 186

二、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188

三、实践辩证法的“宽容原则” 192

四、回归中国古代哲学的实践智慧观 194

辩证法与实践智慧 196

一、辩证法实质的再理解 196

二、不同于理论智慧的实践智慧 200

三、让辩证法回归实践哲学 203

实践辩证法的三种类型 208

一、实践哲学的三种类型 208

二、实践辩证法的三种类型 209

三、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215

近代科学世界与主客体辩证法的兴起 218

一、近代科学的特征与后果 218

二、近代辩证法的兴起 222

三、近代辩证法与近代科学的内在关联 227

《实践论》的实践哲学阐释 230

一、两种认识论理路 231

二、指向实践智慧的认识论 234

三、实践智慧的现代重建 240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矛盾论》 245

一、改变世界的哲学 245

二、指向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250

三、实践辩证法的本体论承诺 255

毛泽东的矛盾精髓论 258

一、辩证法的“核心”与“精髓” 258

二、“矛盾精髓论”:援“西”以补“中” 259

真理标准问题的再思考 265

一、不能兼容的两种真理标准 265

二、符合论与融贯论真理观的困难 267

三、康德真理观的启示 271

四、超越唯理智主义 274

五、“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之意蕴 279

哲学物质概念的再理解 285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8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289

三、新物质概念的意义 294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 299

一、历史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99

二、历史主体能动性的限度 304

三、历史的单一性与间断性 306

四、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论 308

社会时空问题的再考察 312

一、社会时空问题 312

二、物理时空、生命时空和社会时空 316

三、社会时空的实践构成 320

四、人类历史与三种时空复合方式的变迁 323

五、人的自由发展与诸时空形式的和谐 326

下篇 实践哲学的视域 331

当代中国“马学”的一种自我理解 331

一、“马学”之为“学” 331

二、影响“马学”发展的三种偏向 334

三、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学术史意识的统一 33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现实性到理想性 339

一、方法论与人生观 339

二、方法论问题的凸显 342

三、人生观与民族文化传统 347

面向中国文化的实情 353

一、哲学创新的客观条件 353

二、哲学创新的主观条件 355

三、把握住古今中西之冲突 361

四、重建文化自信 363

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 365

一、马克思哲学中的康德哲学元素 365

二、康德哲学对于中国哲学重建的典范意义 36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 374

一、人类生活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374

二、马克思哲学中的康德哲学元素与黑格尔哲学元素 378

三、混同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后果 383

四、“凯撒的当归凯撒,上帝的当归上帝” 385

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 388

一、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元素 388

二、理论哲学范式中的黑格尔哲学元素 390

三、实践哲学范式中黑格尔哲学元素的系统化 393

四、超越黑格尔主义传统 397

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中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起源 402

一、卢卡奇理论的实践背景 402

二、卢卡奇的“历史”论 404

三、卢卡奇的“阶级意识”论 408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黑格尔主义的复活 413

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 418

一、目的论与历史目的论 418

二、近代机械因果观的兴起 420

三、辩证的历史目的论 422

四、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偏向 425

五、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之界限 429

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 432

一、独树一帜的物象化理论 432

二、物象化理论之扩展 439

三、历史领域扩展的成功 443

四、向自然领域的扩展极其困难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