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半殖民地性对外贸易的发展(1860—1894年) 677
第一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677
第一节 国际资本主义强制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侵略政策 677
一 英国 677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华的商品侵略 677
(二)七十年代中叶英国对华的进一步侵略 681
(三)英国侵入云南边疆的活动 686
(四)英国侵入西臧的活动 692
二 法国 70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法国对华的商品侵略 700
(二)法国对西南边疆的侵略 701
(三)中法越南陆路贸易条约 711
三 美国 713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美国对华的商品侵略 713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美国侵华概述 717
四 日本 721
(一)第一次中日通商条约的签订 721
(二)清政府首次通使日本 727
(三)日并琉球与修改商约问题 729
第二节 国际资本主义在华贸易特权的扩大 732
一 增开商埠 732
〔附〕租界 736
二 沿海贸易权 744
三 内河航行权 745
四 内地通商权 753
五 领事裁判权的具体化 755
六 最惠国条款适用范围的扩大 759
〔附〕外人在华商品侵略的据点:香港与澳门 761
(一)香港 761
(二)澳门 763
第三节 关税的进一步降低 766
一 1858年的协定税则 766
(一)有关条约的条文 766
(二)拟订的经过及1858年税则 768
(三)当时人论协定税则 794
(四)60—90年代进出口税率水准的变动 796
〔附〕海关税收统计 800
二 免税制的推广 802
(一)有关条约的条文 802
(二)当时人论免税制 802
三 洋土货税负的差异 805
(一)煤 805
(二)茶叶 808
(三)棉花 808
四 吨税的减轻及其指定用途 808
第四节 子口税制度及其流毒 809
一 建立的经过与实施情况 809
(一)侵略者迫使清政府让予子口税特权的经过 809
(二)子口税制度实施情况 817
二 子口税制度与国内外贸易 823
(一)子口税制度与洋货内销 823
(二)子口税制度与国内贸易 829
(三)子口税与厘金 834
(四)子口税制度下的外商与华商 837
第二章 国际资本主义在中国进行暴力掠夺的合法化 843
第一节 鸦片走私的合法化 843
一 英国政府促使鸦片走私合法化 843
(一)1858年《天津条约》 843
(二)《烟台条约》和《续增专条》 845
二 香港、澳门成为国际资本主义对华走私鸦片的基地 852
(一)香港 852
(二)澳门 856
(三)鸦片走私数量估计 858
三 鸦片毒害的更加泛滥 860
(一)吸食鸦片人数的增加 860
(二)鸦片对中国人民身心的毒害 863
四 英属印度政府贩卖鸦片盈利的继续增长 865
第二节 “苦力”据掠的合法化 866
一 国际资本主义促使“苦力”据掠合法化 866
(一)1860年英法威逼清政府承认“华民出口” 866
(二)在英美各国支持下西班牙违约强行“招工” 867
(三)在英美各国支持下秘鲁要胁清政府签订“招工”条约 868
(四)1860年后的“苦力”掳掠 872
二 作为掳掠“苦力”的基地——澳门和香港 875
(一)澳门 875
(二)香港 881
(三)沿海其他各地 883
三 “苦力”在航海途中所受的虐待和反抗斗争 889
(一)“苦力”在航海途中所受的虐待 889
(二)“苦力”在航海途中的反抗斗争 892
四 “苦力”在国外的惨痛命运 904
(一)秘鲁 904
(二)古巴 914
(三)美国 918
第三节 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合法化及其推广 924
一 海关主权的丧失 924
二 上海外人管理关税制度的推广 926
三 英美对于海关行政权的争夺 932
四 外人控制下的海关及其作用 933
(一)侵略中国的工具 933
(二)监督清政府履行不平等条约 939
(三)海关对华商的歧视 942
〔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简历 944
第三章 外商在华商品侵略势力的扩大 948
第一节 贸易方式的变化和外商对进出口市场的垄断 948
一 影响贸易方式变化的因素 948
(一)国际对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948
(二)外商银行的设立 955
(三)银价的波动 960
二 外商在华推销洋货的方式 964
(一)诱劝华商试销 964
(二)对华商赊销 965
(三)推销员制度的建立 965
(四)仿制土货 966
三 外商对出口市场的垄断 968
(一)产地收购 968
(二)对茶叶市场的控制 973
(三)对华商的压迫 978
四 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外商机构示例 980
(一)来华外商性质的变迁 980
(二)怡和洋行 983
(三)老沙逊洋行和新沙逊洋行 987
(四)义记洋行 989
(五)旗昌洋行 990
(六)礼和洋行 992
(七)美最时洋行 996
(八)在华外商家数及人数统计 1000
第二节 为侵略势力服务的买办制度 1004
一 买办制度 1004
(一)制度的演变 1004
(二)外商利用买办制度的原因 1010
二 买办的作用 1014
(一)文字上的规定:买办合同示例 1014
(二)买办在外商推销洋货与搜购土产中的作用 1019
三 通事与掮客 1023
(一)通事 1023
(二)掮客 1025
第四章 60至90年代对外贸易状况 1033
第一节 一般趋势 1033
一 60至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1033
(一)1858—1871年 1033
(二)1872—1881年 1041
(三)1882—1894年 1045
二 进出口商品性质的分析和不等价交换 1057
(一)性质的分析 1057
(二)不等价交换 1062
三 半殖民地性贸易差额的抵偿 1063
(一)金银流动 1063
(二)海关贸易统计上的若干问题 1071
〔附〕银元流入中国的影响 1084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 1092
一 通商各口输入外国消费品情况及其影响 1092
(一)概说 1092
(二)广州 1094
(三)汕头 1101
(四)淡水 1102
(五)上海 1102
(六)镇江 1103
(七)芜湖 1104
(八)九江 1104
(九)汉口 1105
(一○)牛庄 1105
(一一)其他 1106
二 新品种出口贸易的扩张 1109
(一)概说 1109
(二)驼毛 1116
(三)羊毛 1120
(四)羊皮 1123
(五)牛皮 1125
(六)烟叶 1131
(七)豆类 1134
(八)锡 1136
(九)猪鬃 1138
(一○)禽毛 1138
第三节 国际资本主义对中国市场的争夺 1139
一 英美棉布 1139
(一)40—60年代 1139
(二)70—80年代 1141
(三)80—90年代英美棉布竞争的分析 1146
〔附〕荷兰粗细斜纹布的输入及其对英美同类棉布的影响 1155
二 英印棉纱 1156
(一)印度棉纺业的发展及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1156
(二)英印棉纱竞争能力的比较 1160
(三)英印棉纱在华竞争的情况 1162
三 美俄煤油 1166
(一)美俄在世界煤油市场上的地位 1166
(二)煤油的输入 1167
(三)美俄在中国煤油市场上的角逐 1168
(四)印尼煤油的输入 1173
四 日货对中国市场的入侵及其与欧洲货物的竞争 1174
(一)概说 1174
(二)日本棉纺业的发展与日纱的对华输出 1175
(三)日本棉布在中国市场上对英货的竞争 1177
(四)日欧火柴的竞争 1180
五 英德商品的竞争 1184
第四节 卷入世界市场后的中国出口贸易 1185
一 印度、锡兰与日本在国际市场上对华茶的竞争 1185
(一)印度和锡兰 1185
(二)日本 1196
(三)华茶对俄输出的增长 1202
(四)华茶出口衰落的原因 1206
(五)各类茶叶出口量值统计 1218
二 欧洲丝和日本丝对华丝出口的打击 1220
(一)欧洲丝与华丝的竞争 1220
(二)日本丝与华丝的竞争 1223
(三)华丝出口停滞的原因 1227
(四)机器缫丝(厂丝)的出口 1229
(五)各类丝及丝织品出口量值统计 1230
三 华糖出口的衰落 1232
(一)40年代广州蔗糖的对英输出 1232
(二)华糖出口的衰落 1233
(三)各类糖品出口量值统计 1239
四 棉花出口的波动 1240
(一)美国内战时期印棉输华的停滞和华棉出口的激增 1240
(二)美国内战后华棉输出的停滞 1242
(三)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华棉输日的激增 1245
(四)棉花进出口量值统计 1249
第五节 银价的波动及其影响 1250
一 银价下落的原因和情况 1250
二 银价下落与出口贸易 1253
(一)杂货出口的增加 1253
(二)生丝出口的增加 1255
三 银价下落与进口贸易 1256
(一)金本位国家的进口货物 1256
(二)银本位国家的进口货物 1258
四 银价下落与进出口物价及国内物价水平 1261
(一)出口物价及国内物价 1261
(二)进口物价 1268
五 1890年美国提高银价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270
〔附〕资本主羲国家经济危机与对华贸易 1271
(一)1847年 1271
(二)1866年 1272
(三)1870年普法战争和1873年危机 1275
(四)1882年 1276
第六节 中俄恰克图陆路贸易及中俄其他陆海路贸易 1277
一 概说 1277
二 60年代后中俄贸易的主要路线 1282
(一)海路贸易禁令的废除 1282
(二)黑龙江海路 1284
(三)敖得萨海路 1288
(四)汉口、樊城、老河口陆路 1288
(五)天津、张家口、恰克图陆路 1290
三 1860至1869年 1292
(一)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的议订 1292
(二)茶叶出口 1295
(三)呢绒进口 1304
四 1869至1881年 1307
(一)1869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的改订 1307
(二)1869—1881年中俄陆路贸易 1308
五 1811至1894年 1314
(一)1881年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1314
(二)1881—1894年中俄陆路贸易 1315
六 对俄茶叶输出的三个主要港口——汉口、九江、福州 1318
〔附〕中俄陆路贸易的若千问题 1320
(一)俄国对华贸易三条路线的比较 1320
(二)对俄输出砖茶的类别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