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国家建设与现代外交制度的成长:对中国的意义 1
第一章 中国外交制度的过程: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 15
第一节 外交制度过程:一般框架分析 34
第二节 历史—社会—文化—世界:新中国外交制度的生态视野 51
第三节 政党—国家—社会: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政治制度依托 55
第四节 价值—思想—原则:新中国外交制度的隐形构造 58
第五节 合理性—合法性的重构:新中国外交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62
小结 67
第二章 新中国的国家目标与革命外交价值原则的确立 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事制度的成长 70
第二节 师法苏俄的社会主义与新中国外交价值原则的内在矛盾 83
第三节从“三大决策”到“五项原则”:外交价值系统的合理化 88
第四节 中国外交价值系统的基础和根源:总结与评价 95
小结 99
第三章 外交价值系统的法理化与党管外交体制的确立 101
第一节 外交价值系统的法理化与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基础革命 101
第二节 党管外交原则的确立: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的成长 110
第三节 克里斯玛权威的辐射:新中国外交制度的人格结构 122
第四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决策制度:党委制与圈阅制 132
第五节 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评估 139
小结 146
第四章 外事无小事:新中国外交制度的运行机制 148
第一节 外事无小事: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的指导原则 149
第二节 竞争中的合作:新中国外交制度的竞争协调机制 154
第三节 动员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交错:新中国外交制度激励机制 159
第四节 党性与派性的折冲:新中国外交制度约束机制 170
第五节 强外交·弱制度: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评估 176
小结 184
第五章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实践悖论及其挑战 186
第一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实践悖论 187
第二节 1956年之后新中国外交制度面临的挑战 191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变迁的路径闭锁与中国外交的危机 200
第四节“文革”期间外交制度的修补与中国外交格局的第三轮拓展 217
小结 225
第六章 国家目标的重新确定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道路 227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中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 229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回归现代化逻辑的外交价值取向 241
第三节 新国家目标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道路的确立 247
第四节 回归“现实主义”:新中国外交原则重构的贡献与缺失 253
小结 258
第七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民主成长与外交体制重整 260
第一节 外交权威转型:邓小平外交权威与外交领导体制的新特点 261
第二节 党政分开的改革与外交组织体制的重整 278
第三节 推动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制度化的动力 306
小结 314
第八章 外交决策体制的制度化与决策模式创新 315
第一节 组织增生与惯例巩固:外交决策过程的制度化 316
第二节 专业化与确定化:中国外交决策的模式问题 327
第三节 外交政策思想库的成长及其外交决策的制度化要求 335
第四节 非专家主义的政治博弈:公共舆论的成长及其制度化诉求 351
第五节 寻求平衡的政党、国家与社会:外交决策制度的重构 359
小结 370
第九章 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的分化及其挑战 371
第一节 硬外交、软着陆:世界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外交运行机制 372
第二节 外交运行机制的层化和分化引起的外交行政多样化趋势 387
第三节“外事无小事”的挑战及外交协调机制 406
小结 414
第十章 中国外交制度模型及其范式转换 415
第一节 中国外交制度的模型:依赖政党的国家权威主义 416
第二节 中国外交制度的范式转换:渐进性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424
第三节 现代外交制度新范式的需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外交制度的挑战 435
小结 445
结论 历史发展、制度变迁与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道路 446
一 历史发展与制度成长:中国外交制度大历史 447
二 制度变迁与外交绩效:现代外交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 451
三 制度变迁与中国特色:中国外交制度建设道路 455
四 学术创新与研究启发:一项纯学术的思索 458
参考文献 461
后记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