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自叙之一怯弱者 3
长闲 14
猫 21
命相家 29
钢铁假山 33
整理好了的箱子 36
流弹 39
自叙之二黄包车礼赞 53
做了父亲 57
我的中学生时代 60
光复杂忆 67
我之于书 69
白马湖之冬 71
紧张气氛的回忆 73
中年人的寂寞 76
两个家 79
试炼 83
早老者的忏悔 85
《平屋杂文》自序 88
夏丐尊致夏满子 90
寄意 92
序跋与评论《子恺温画》序 97
《文章作法》序 101
《文章作法》绪言 103
《近代的恋爱观》译者序 10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07
关于《倪焕之》 110
《李息翁临古法书》跋 114
《鸟与文学》序 115
《清凉歌集》序 117
《中诗外形律详说》跋 119
《弘一大师永怀录》序 122
《晚晴山房书简》序 123
读《清明前后》 124
怀人集白采 133
关于国木田独步 136
对了米莱的《晚钟》 141
阮玲玉的死 148
读诗偶感 151
坪内逍遥 154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158
一个夏天的故事 161
鲁迅翁杂忆 163
弘一法师之出家 167
弘一大师的遗书 173
怀晚晴老人 176
教育杂谈之一教育的背景 181
春晖的使命 187
回顾和希望 190
近事杂感 196
《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199
“无奈” 202
彻底 204
《中学生》发刊辞 206
“你须知道自己” 207
《续爱的教育》译者序 214
受教育与受教材 215
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 220
致文学青年 228
关于职业 231
怎样对付教训 237
恭祝快乐 245
一个从四川来的青年 247
“自学”和“自己教育” 251
教育杂谈之二国文科的学力检验 259
先使白话文成话 266
阅读什么 269
怎样阅读 277
学习国文的着眼点 284
杂文与随笔学斋随想录 299
家族制度与都会 301
一九一九年的回顾 304
生殖的节制 307
并存和折中 312
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316
汉字所表现的女性的地位 319
中国的实用主义 322
读书与瞑想 327
学说思想与阶级 331
闻歌有感 336
文艺随笔 342
知识阶级的运命 346
“中”与“无” 356
谈吃 362
其实何曾突然 366
人所能忍受的温度 367
新年的梦想 371
文学的力量 372
原始的媒妁 377
蟋蟀之话 379
灶君与财神 384
春的欢悦与感伤 388
春日化学谈 390
一个追忆 397
一种默契 400
良乡栗子 402
送殡的归途 405
幽默的叫卖声 407
日本的障子 409
好话与符咒式的政治 412
中国书业的新途径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