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劳动权及其法律保护 7
第一节 劳动权的概念解析 7
一、劳动权的界定 8
二、劳动权的性质 11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12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类型 12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4
第三节 劳动权的法律保护 26
一、劳动权的立法保护 27
二、劳动权的司法救济 34
三、劳动权的行政救济 37
第四节 劳动权的私力救济 40
第二章 劳动刑法与刑事一体化 44
第一节 劳动刑法的理论发展 45
一、国外劳动刑法理论 45
二、国内劳动刑法理论 47
第二节 劳动刑法功能及限度 52
一、劳动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53
二、劳动权刑法保护的合理性 57
三、劳动权刑法保护的有限性 61
第三节 劳动刑法的价值理念 64
一、劳动权保障的民生刑法观 65
二、弱势劳动者倾斜保护原则 70
三、劳动关系的利益平衡原则 79
第四节 劳动刑事一体化理论 84
一、刑事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84
二、刑事政策一体化思想 87
三、劳动领域的刑事一体化 89
第三章 劳动侵权与自救犯罪问题 93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劳动领域的犯罪 94
一、社会转型与劳动犯罪的关系 94
二、劳动侵权与劳动者自救的关系 96
第二节 劳动侵权犯罪的现状与原因 99
一、我国劳动侵权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99
二、劳动侵权犯罪的原因分析 109
第三节 劳动自救犯罪的现状与原因 117
一、我国劳动自救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17
二、劳动自救犯罪的原因分析 123
第四章 我国刑法中的劳动侵权犯罪 137
第一节 侵犯劳动自由权利的犯罪 138
一、强迫劳动罪的国内外立法 138
二、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构成要件 143
第二节 危害劳动安全卫生的犯罪 149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 150
二、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153
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155
四、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157
第三节 侵犯劳动报酬权利的犯罪 162
一、欠薪入罪的必要性 163
二、欠薪入罪的刑法选择 165
第四节 劳动领域渎职侵权的犯罪 169
一、渎职侵权犯罪的罪名与类型 169
二、渎职侵权犯罪的刑罚设置 173
第五章 劳动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 176
第一节 劳动刑事立法现状及问题 176
一、国外劳动刑事立法现状及趋势 176
二、我国劳动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 180
第二节 劳动侵权行为的刑法完善 183
一、在刑法典中专章规定劳动侵权犯罪 183
二、将一些严重劳动侵权行为犯罪化 185
三、增设某些罪名的单位犯罪主体 186
四、将部分劳动安全犯罪设置为危险犯 188
五、劳动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法完善 189
六、取消刑法第100条的规定 192
第三节 劳动自救行为的刑法完善 193
一、个体劳动者自救行为的免责问题 193
二、劳动集体维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199
第四节 劳动刑法体系的结构完善 203
一、劳动刑法体系的系统功能 203
二、劳动刑法体系的结构调整 205
第六章 劳动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 212
第一节 劳动犯罪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213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 213
二、劳动刑事司法中的宽严相济精神 218
第二节 劳动犯罪的犯罪圈与入罪门槛 221
一、劳动犯罪的犯罪圈划定 221
二、劳动犯罪的入罪门槛设定 224
第三节 劳动犯罪的刑罚适用及其执行 228
一、劳动犯罪的刑事裁量 228
二、劳动犯罪的刑罚执行 234
第四节 劳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 247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