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言文教育 1
二 孔子 4
三 墨子 7
四 孟子 10
五 庄子 13
六 荀子 16
七 《学记》 19
八 《尔雅》 23
九 司马迁 26
十 《急就篇》 29
十一 王充 32
十二 《千字文》 35
十三 《昭明文选》 38
十四 《方言》与《说文解字》 41
十五 刘勰 44
十六 《颜氏家训》 47
十七 《蒙求》 50
十八 韩愈 53
十九 柳宗元 56
二十 欧阳修 59
二十一 王安石 62
二十二 苏轼 65
二十三 朱熹 68
二十四 《千家诗》 71
二十五 “四书” 74
二十六 “五经” 77
二十七 《神童诗》 80
二十八 《三字经》 83
二十九 《百家姓》 86
三十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89
三十一 王守仁 92
三十二 唐彪 95
三十三 八股文 98
三十四 古代的书院教学 101
三十五 《教子良规》与《训学良规》 104
三十六 《昔时贤文》 107
三十七 《弟子规》 110
三十八 《幼学琼林》 113
三十九 《唐诗三百首》 116
四十 《学海津梁》 119
四十一 《塾中琐言》与《训蒙辑要》 122
四十二 李渔 125
四十三 朱柏庐 128
四十四 《古文观止》 131
四十五 《文字蒙求》与《教童子法》 134
四十六 废科举,兴学堂 137
四十七 清末中小学《国文》教科书 140
四十八 “五四”白话文运动 143
四十九 王照 146
五十 《曾国藩教子书》 149
五十一 蔡元培 152
五十二 梁启超 155
五十三 徐特立 158
五十四 鲁迅 161
五十五 夏丏尊 164
五十六 吴研因 167
五十七 黎锦熙 170
五十八 刘半农 173
五十九 艾伟 176
六十 陶行知 179
六十一 陈望道 182
六十二 蒋伯潜 185
六十三 郭绍虞 188
六十四 毛泽东 191
六十五 叶圣陶 194
六十六 王森然 197
六十七 阮真 200
六十八 朱自清 203
六十九 吕叔湘 206
七十 辛安亭 209
七十一 蒋仲仁 212
七十二 斯霞 215
七十三 袁微子 218
七十四 张志公 221
七十五 祁建华 224
七十六 春晖中学 227
七十七 《中学生》 230
七十八 《国文百八课》和《文心》 233
七十九 《国文月刊》 236
八十 苏区的语文教材 239
八十一 “《红领巾》教学” 242
八十二 “集中识字” 245
八十三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248
八十四 标点符号 251
八十五 简化汉字 254
八十六 《汉语拼音方案》 257
八十七 《现代汉语词典》 260
八十八 “文革”前的两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63
八十九 “文革”后的两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66
九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69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