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经济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正斌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1748276
  • 页数:8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收录了岑传理、宋世雄、孙正平、蔡猛、韩乔生、宁辛、马昕等许多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如何主持电视体育节目的文章。

绪论 1

古代篇(—1840年) 13

第一章 隋唐以前时期(-907年) 13

第一节 早期人类的活动 13

一、旧石器时代 13

二、新石器时代 14

三、青铜器时代 15

四、巨石文化 16

第二节 秦汉时期 16

一、行政建置和人口分布 16

二、古代冶铁业 19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 20

第二章 辽金元时期(907-1368年) 22

第一节 辽代 22

第二节 金代 24

第三节 元代 26

第三章 明清时期(1368-1840年) 28

第一节 明代 28

一、屯田制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28

二、以冶铁业为主的手工业 29

第二节 清代 30

一、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和“计丁授田”政策 30

二、最早的官僚买办企业——黄瓦窑 31

三、封禁政策阻滞了经济发展 32

四、《辽东抚民开垦条例》的积极作用 33

近代篇(1841-1919年) 37

第一章 农业和农村经济 37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37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和农业商品经济发展 38

第二章 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41

第一节 民族工业的兴起 41

一、矿业 41

二、工业 42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44

一、牛庄开港 44

二、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45

(一)中日甲午战争 45

(二)日俄战争 46

三、“满铁”攫取鞍山采矿权 47

(一)“满铁”的性质及其经济策略 47

(二)日本人非法探矿 48

(三)“满铁”攫取辽阳——海城之间铁矿开采权 49

四、鞍山制铁所成立 50

第三章 现代交通和邮电事业开始萌芽 52

第一节 交通 52

一、公路 52

二、水运 53

三、铁路 54

第二节 邮电 55

一、邮政 55

二、电信 56

(一)电报 56

(二)电话 57

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邮电事业的破坏和主权侵犯 57

现代篇(1920-1949年) 61

第一章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30年) 61

第一节 农业开发 61

第二节 奉系官僚资本 63

第三节 脆弱的民族工业 63

一、手工业 63

二、私营工业 65

第四节 鞍山制铁所经营状况 68

第五节“满铁”附属地疯狂扩张 70

第二章 沦陷时期(1931-1945年) 73

第一节 农业经济全面衰落和日本殖民农业 73

一、农业经济全面衰落 73

二、“归屯并户”“勤劳奉公”与“粮谷出荷” 75

三、殖民农业 79

第二节 从昭和制钢所到满洲制铁株式会社 80

一、昭和制钢所设在鞍山 80

二、“增产计划”及执行情况 82

三、合并组建满洲制铁株式会社 85

四、昭和制钢所的“卫星”工厂 86

第三节 民族工业和其他日资企业 87

一、鞍山市区 88

(一)手工业 88

(二)民族工业 88

(三)其他日资企业 89

二、所属各县 91

(一)海城县 91

(二)台安县 93

(三)岫岩县 94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95

一、交通运输 95

(一)公路 95

(二)铁路 98

(三)昭和制钢所铁路 99

二、邮电 100

(一)邮政 100

(二)电信 101

第五节 商业 102

一、工业品商业 103

二、副食品商业 104

三、粮食商业 105

四、饮食服务业 106

第六节 建置鞍山市制和鞍山城市发展 107

一、建置鞍山市制 107

二、城市建设 109

(一)道路、广场、桥梁建设 110

(二)排水工程 111

(三)绿化 112

(四)环境卫生 113

三、房产 113

(一)住宅 113

(二)公用房屋 114

四、公用事业 116

(一)供水 116

(二)供气 118

(三)公共交通 119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21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期间,经济全面崩溃 122

一、城市破败不堪 122

二、工农业生产严重破坏 123

三、商业萧条,物价暴涨 12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27

一、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127

二、地主对贫苦农民的残酷剥削 130

三、土地改革斗争 131

第三节 医治战争创伤 134

一、正确执行城市工作和工商业政策 134

二、恢复城市基础设施 136

三、护厂,护矿,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136

第四节 鞍山钢铁公司开工 137

一、制订修复计划 138

二、群众性献交器材运动 139

三、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式开工 140

当代篇(1950-1997年) 143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143

第一节 农村经济 146

一、全面复苏,各业兴旺 146

二、生产关系又一次变革,互助合作生产形式诞生 150

第二节 工业经济 152

一、鞍山钢铁公司 154

(一)恢复鞍钢生产列为全国“重中之重” 154

(二)苏联对鞍钢的支援 155

(三)鞍钢恢复工作胜利完成 156

二、地方工业 158

(一)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 158

(二)国营和集体工业 161

第三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163

一、交通运输 163

(一)公路运输 163

(二)铁路运输 166

二、邮电事业 168

(一)邮电通讯网 168

(二)邮电业务 169

第四节 商业经济 169

一、国营商业 171

(一)鞍山市区 171

(二)各县 172

二、合作集体商业 173

(一)鞍山市区 173

(二)各县 173

三、私营、个体商业 174

(一)鞍山市区 174

(二)各县 175

第五节 城市建设 175

一、市政建设 176

二、房产 177

三、公用事业 179

(一)供水 179

(二)供气 179

(三)公共交通 181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182

第一节 农村经济 186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186

二、农业合作化 188

三、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 189

第二节 工业经济 189

一、鞍钢成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192

(一)全国支援鞍钢 192

(二)重点工程建设 192

(三)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94

二、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

(一)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195

(二)对私营工业的改造 196

三、国营工业初步形成规模 198

(一)中央国营工业 199

(二)地方国营工业 200

(三)各县国营工业 200

第三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201

一、交通运输 201

(一)公路运输 201

(二)铁路运输 203

二、邮电 203

第四节 商业 204

一、粮食、油料统购统销 205

二、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6

三、国营、合作商业业务调整和供销合作体系建立 207

四、组建专业公司、商业设施建设和引进名家名店 208

第五节 城市建设 209

一、市政建设 210

二、房产 211

三、公用事业 212

(一)供水 212

(二)供气 212

(三)公共交通 214

第三章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215

第一节 农村经济 218

一、农村人民公社化和农业“大跃进” 220

二、整顿人民公社 222

三、特大自然灾害 223

第二节 工业经济 223

一、全民动员,大炼钢铁,大办工业 227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中的鞍钢 228

(一)“大跃进”给鞍钢带来的损害 228

(二)被迫进行调整 229

(三)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231

三、地方国营工业“大跃进”和调整改组 232

四、地方化学工业初步形成规模 233

五、电子工业在“大跃进”中起步,在调整中发展 235

六、岫玉开采、加工开始工业化生产,玉石王出世 236

(一)建立玉石矿 236

(二)成立玉器厂 236

(三)玉石王出世 237

第三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237

一、交通运输 237

(一)公路运输 237

(二)铁路运输 239

二、邮电 242

(一)组建一批邮电局、所 242

(二)大办农村电话 242

(三)抗灾抢修 242

第四节 商业和对外贸易 243

一、“大跃进”对商业的影响 244

(一)大购大销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244

(二)商业流通体制遭到破坏 245

二、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变迁 245

三、城乡市场供应全面紧张 246

四、对外贸易开始发展壮大 247

第五节 城市建设 249

一、市政建设 249

(一)主要道路工程 250

(二)主要排水工程 250

(三)绿化 251

二、房产 251

三、公用事业 253

(一)供水 253

(二)供气 254

(三)公共交通 256

第四章“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258

第一节 农村经济 264

一、极“左”路线对农村经济的破坏 267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和农田基本建设 268

三、缓慢增长的林、牧、渔业 269

(一)林业 270

(二)牧业 270

(三)渔业 272

第二节 工业经济 273

一、鞍山钢铁公司 278

(一)1967年生产大倒退 278

(二)鞍山钢铁公司名称被取消 279

(三)十年徘徊仍徘徊 280

(四)鞍山炼油厂建成 281

(五)重新恢复鞍山钢铁公司名称 282

二、地方冶金工业 283

(一)钢铁工业 283

(二)有色金属工业 284

三、机械工业 284

(一)机构和企业隶属关系变更 285

(二)市直企业发展变化 286

(三)县、区机械工业 288

四、石油化学工业 289

(一)重新组建鞍山市石油化学工业局 290

(二)市直企业发展变化 290

(三)县、区化学工业 292

五、电子工业 293

(一)组建鞍山市电子工业局 293

(二)市直企业发展变化 294

(三)县、区电子工业 296

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工业 297

(一)鞍山市建材工业局成立 298

(二)市以上企业发展变化 298

(三)各县建材和非金属矿工业 301

七、轻工业 303

(一)“文化大革命”对手工业的影响和组建二轻局 303

(二)重点行业、企业发展变化 305

(三)县、区轻工业 311

八、纺织工业 317

(一)市直企业发展变化 318

(二)县、区纺织工业 319

九、医药工业 320

第三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321

一、交通运输 321

(一)公路运输 321

(二)铁路运输 324

(三)管道运输 326

二、邮电 327

(一)邮电管理体制变化 328

(二)邮电支局建设 328

(三)抗震抢险 328

第四节 商业和对外贸易 329

一、商业 329

(一)管理体制变更 331

(二)“文化大革命”对商业的破坏 332

(三)消费品市场供应再度紧张 334

(四)城乡集市贸易和“社会主义大集” 335

(五)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和服务小分队 336

二、对外贸易 338

(一)管理体制变更 338

(二)出口业务 338

第五节 城市建设 339

一、管理体制的变化 340

二、市政建设 340

(一)路桥建设 341

(二)排水 342

(三)绿化 342

(四)环境卫生 343

三、房产 343

四、公用事业 345

(一)供水 345

(二)供气 346

(三)公共交通 348

第六节 海城地震灾害 349

一、地震烈度分布 350

二、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 350

(一)城镇建筑物震害 350

(二)农村房屋震害 351

(三)城镇公用设施、工业设备及物资震害 351

(四)农村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震害 351

三、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 352

(一)地震时人员伤亡 352

(二)次生灾害人员伤亡 353

四、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 353

(一)抢险救灾 353

(二)安置灾民生活 355

(三)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35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1997年) 357

综述 357

第一节 农村经济 370

一、农业管理体制变化 373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75

(一)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75

(二)农村经济体制在改革中调整和完善 376

(三)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376

三、农、林、牧、渔业 377

(一)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378

(二)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379

(三)加强生态建设,林业得到长足发展 382

(四)实施“菜篮子”工程,牧业、渔业兴旺发达 382

(五)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速农业现代化 384

四、水利事业 384

(一)大河整治 385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85

(三)水利资源管理 386

(四)水利事业改革 387

五、农机事业 387

(一)机械装备水平和农田机械化作业 388

(二)农机事业改革 388

六、农垦经济 391

(一)经济规模和实力 391

(二)产业结构调整 391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93

七、乡镇企业 393

(一)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398

(二)地位和作用 407

第二节工业经济 409

一、鞍山钢铁公司 417

(一)企业改革 420

(二)技术改造 425

(三)对外开放 435

二、地方工业综述 438

(一)管理机构变迁 438

(二)企业改革 439

(三)主要成就 441

(四)主要问题 445

三、冶金工业 448

(一)发展变化 448

(二)企业改革 456

(三)技术改造 457

(四)黄金工业 460

四、机械工业 461

(一)发展变化 461

(二)企业改革 470

(三)技术改造 473

五、石油化学工业 476

(一)发展变化 476

(二)企业改革 486

(三)技术改造 488

六、电子工业 492

(一)发展变化 492

(二)企业改革 498

(三)技术改造 501

七、建材能源工业 503

(一)发展变化 503

(二)企业改革 511

(三)技术改造 513

八、轻工业 516

(一)发展变化 516

(二)企业改革 524

(三)技术改造 526

(四)岫岩玉雕 528

九、纺织工业 530

(一)发展变化 530

(二)企业改革 537

(三)技术改造 540

十、医药工业 543

(一)发展变化 543

(二)企业改革 547

(三)技术改造 548

第三节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550

一、交通运输 550

(一)公路运输 550

(二)铁路运输 562

(三)航空运输 568

二、邮电 569

(一)“六五”以前(1977-1985年) 570

(二)“七五”以后(1986-1997年) 571

第四节 国内贸易 575

一、商业 576

(一)发展变化 576

(二)经济体制改革 591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596

二、粮食 599

(一)发展变化 599

(二)经济体制改革 606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610

三、供销合作商业 613

(一)发展变化 613

(二)经济体制改革 617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620

四、物资流通 621

(一)物资市场有条件开放,鞍山市成立物资贸易中心 622

(二)物资流通“双轨”并存,鞍山市钢材市场应运而生 623

(三)物资流通全部实行市场配置,国有物资企业受到严峻考验 625

(四)经济体制改革 626

五、烟草专卖 627

(一)购销状况 628

(二)专卖管理 629

(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630

六、集市贸易 630

(一)开放城乡集市贸易 630

(二)市场建设和主要主市场 632

第五节 城市建设 640

一、城市建设与管理 640

(一)基础设施建设 640

(二)城市园林绿化 649

(三)环境卫生 652

二、房产 655

(一)住宅建设 655

(二)住房制度改革 659

(三)城市供暖 661

三、公用事业 662

(一)供水 663

(二)供气 667

(三)公共交通 672

四、建筑业 676

(一)建筑施工队伍 676

(二)技术装备水平 680

(三)重点建筑施工企业 682

(四)建筑业生产经营状况 688

(五)建筑市场 693

第六节 外向型经济 695

一、外经外贸 695

(一)“六五”以前(1977-1985年) 695

(二)“七五”以后(1986-1997年) 697

二、开发区建设 713

(一)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13

(二)鞍山经济开发区 716

(三)鞍山腾鳌经济特区 718

三、旅游业 720

(一)旅游资源开发 721

(二)旅游环境建设 724

(三)旅游接待 725

第七节 金融业 726

一、银行 726

(一)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分行 726

(二)中国工商银行鞍山市分行 733

(三)中国建设银行鞍山市分行 736

(四)中国农业银行鞍山市分行 739

(五)中国银行鞍山市分行 742

(六)中国交通银行鞍山市分行 744

(七)鞍山市城市合作银行 746

二、保险业 749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鞍山分公司 749

(二)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鞍山分公司 750

(三)中保人寿保险公司鞍山分公司 751

(四)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鞍山分公司 752

(五)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鞍山办事处 752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 752

(一)鞍山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752

(二)鞍山金钢信托投资公司 754

(三)鞍山市典当拍卖有限公司 754

四、证券市场 754

(一)证券机构 754

(二)上市公司 755

(三)内部股票 756

(四)期货市场 756

大事年表 757

后记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