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绍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7259654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教育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体系的建构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第一章 教育信息学概述 1

第一节 当代的教育信息学研究 1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1

二、教学的信息优化研究 3

三、信息冗余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4

四、用信息调控学生的意识状态 6

五、将信息观作为“三论”思想引入教育学研究 8

六、以信息观点来探讨教育理论中的传统课题 11

七、教育信息传播研究 12

八、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3

九、教育科研信息研究 14

第二节 教育信息学的内容框架 16

一、“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维度 16

二、“信息功能类型”维度 17

第二章 教育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 信息概念和种类 23

一、信息概念 23

二、信息种类 26

第二节 信息的储存、传递、检索、加工及转换 32

一、信息的储存 32

二、信息的传递 33

三、信息的检索 33

四、信息的加工 34

五、信息的转换 35

第三节 信息与社会 36

一、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 36

二、信息与人类意识 37

第四节 信息传递过程研究 43

一、信息传递模型 43

二、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模型 44

第五节 人脑的信息生理结构 45

一、研究人脑的信息生理结构的意义 45

二、人脑信息加工的生理结构 47

第三章 教育现象的信息观研究 49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作用的信息观研究 49

一、概述 49

二、教育是信息传递和加工过程 49

三、教育通过信息传输意识 54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62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62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68

第三节 知识与信息在教学研究中的意义 74

一、知识概述 74

二、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84

三、由信息观统一地研究教与学 87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90

第一节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综述 90

一、模型概述 90

二、对已有的知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回顾 93

三、对已有模型的评价 102

第二节 本书的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103

一、模型 103

二、原知识的发展 111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对学与教的规律和经验的解释(上) 122

第一节 学与思的关系 122

第二节 循序渐进与最近发展区、组织者 125

一、以往的认识 125

二、笔者对循序渐进原则的理解 127

三、关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适用范围 128

四、用学习模型分析 129

五、关于“最近发展区” 130

六、关于“组织者” 131

第三节 灌输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 133

一、概念 133

二、批评与现实 134

三、模型分析 135

第四节 关于试误与顿悟 137

第六章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对学与教的规律和经验的解释(下) 141

第一节 信息优化 141

一、优化的概念 141

二、信息优化的两个方面 141

第二节 原知识的激活与“现实化” 158

第三节 活动与开发被动信息 160

一、活动的概念和它在教育理论中的特定含义 160

二、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活动的作用的评价 161

三、活动的作用——开发被动信息 162

第四节 布鲁纳与杜威:两种发现学习 165

第五节 透明教学 168

一、测定原知识 168

二、内容连贯 170

三、信息优化 171

四、灌输式与发现式结合 171

第七章 教育科研信息 173

第一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重要性 173

一、科研的起点 173

二、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 173

三、科研信息与科研工作 174

第二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类型及其特点 176

一、按信息形态的抽象性分类 176

二、按信息的加工层次划分 177

三、文字信息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78

第三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流动 180

一、教育科研信息的流动模型 180

二、科研信息流动的非正式渠道 180

三、科研信息流动的正式渠道 181

第四节 教育科研信息流动的中间环节 181

一、教育科研信息的加工 182

二、教育科研信息的组织 184

第五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检索 187

一、分类途径 187

二、著者途径 188

三、题名途径 189

四、主题途径 190

五、顺序号途径 191

六、引文途径 192

第六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计算机检索 194

一、概述 194

二、计算机检索的科研信息类型 195

三、叙述式检索系统的提问式 196

四、联机检索系统 199

五、光盘检索系统 202

六、检索结果的调整 202

第七节 教育科研信息流研究 204

一、概述 204

二、教育科研信息流研究的用途 204

三、科研信息流动中的马太效应 206

第八章 教育社会信息 208

第一节 概述 208

一、概念与意义 208

二、教育社会信息的类型 208

三、教育社会信息的特点 210

第二节 教育社会信息的采集 210

一、采集点的选择 210

二、网络建设 212

三、制度建设 213

第三节 教育社会信息的分析研究 214

一、原因分析 214

二、后果分析 215

三、主流分析 218

四、曲线推测 219

第九章 教育内容信息的传递通道 221

第一节 通道的概念与类型 221

一、通道的概念 221

二、通道的类型 221

第二节 通道的结构与层次 222

一、通道的结构 222

二、通道的层次 224

三、学校:专门的通道系统 224

第十章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 227

第一节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的特点 227

一、结构与范围特点 227

二、信息类型特点 231

第二节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类型 231

一、按信息内容分类 231

二、按信息的时间特性分类 232

三、信息类型与管理系统中的元素 232

第三节 信息流分析与优化 233

一、信息流分析 233

二、优化原则 248

第四节 历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250

一、历史信息的存储 251

二、历史信息的检索 251

第五节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252

主要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