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穴位概述 2
一、穴名释义与渊源 2
二、功能与治疗范围 3
三、经典著作的认识 3
四、刺激方法 7
五、穴位解剖结构及进针层次 11
中篇 临床应用 13
第一章 内科病证 13
一、呃逆 13
二、胃炎 19
三、胆石症 22
四、溃疡性结肠炎 27
五、单纯性肥胖 29
六、糖尿病 32
七、帕金森病 39
八、癫痫 43
九、脑梗死 49
十、头痛 53
十一、面瘫 69
十二、美尼尔病 79
十三、肋间神经痛 82
十四、抑郁症 85
十五、癔病 92
十六、焦虑症 95
十七、失眠 98
十八、高血压病 101
十九、眩晕 111
二十、尿潴留 118
二十一、痛风性关节炎 122
二十二、慢性咽炎 129
第二章 外科病证 134
一、麦粒肿 134
二、痤疮 138
三、鼻衄 141
四、荨麻疹 142
五、带状疱疹 146
六、湿疹 156
七、急性腰扭伤 159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163
第三章 妇科病证 167
一、经前期综合征 167
二、痛经 171
三、慢性盆腔炎 181
四、崩漏 185
五、乳腺增生 187
六、更年期综合征 192
第四章 儿科病证 201
一、乳蛾 201
二、小儿惊风 202
三、小儿癫痫 204
四、小儿疝气 205
下篇 实验研究 209
一、组织学与解剖学研究 209
二、针刺太冲穴的相关基础研究 210
三、针刺太冲穴的相关临床研究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