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娱乐背后 1
序二 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 1
序三 无人之境 1
新世纪补完计划 3
四人青春行 3
兵贼难分的青春 6
明星梦里人 9
离岛青春 13
运动不来的青春 16
谭门青春 19
方育平如何走过新浪潮 23
许鞍华电视电影论——冷静的影像格调 28
消失了的刘镇伟 35
阮世生的修补缺憾情意结 39
桂治洪的2009接受历程 42
桂治洪的泄愤历程 45
在“后我的机器人女友”时代重省《追击八月十五》 50
韦家辉的自杀装置札记 53
乌托邦在何方 61
两代之间的沟通密码 61
“出师未捷好回乡”的逆向想像 64
《麦兜响当当》为何要有熊宝弟弟? 67
《神探》中的杜韦光芒 70
谁亏待了刘镇伟? 77
王家卫的赏味限期及其他 80
由《十月围城》到《锦衣卫》 84
如何在港产武打动作片的脉络中看《叶问2》 87
共犯江湖的思考——由《剑雨》到《武侠》 90
关于《岁月神偷》,还可以说什么? 94
《人间喜剧》香港味的复杂性 99
我们从葛优身上看到什么? 103
想像舒淇,讨好自己 106
《夺命金》的虚实交错结构 110
云霄现场 115
2007港产贺岁片的回顾 115
香港电影2009年回顾思考 120
香港电影的纯爱根源 123
电视演技vs电影演技 126
喜剧模式的反思 134
由《海角七号》引申的港台对照 137
想一想电影奖 143
由专业性的迷思想起类型窄化 147
时代活力重临 150
寻找在非黄金档期入场看港产片的理由 154
情侣吵架的电影学问 157
纪录片在香港 161
香港精神观下的金像奖年代 164
给他们一个机会 171
原地踏步的《金瓶梅》 171
詹瑞文的名师假象 174
《烈日当空》需要文隽 178
《音乐人生》的香港悲情 182
《前度》的前身 185
擂台的异代打法 188
唤醒沉睡之灵魂——郭子健刍议 191
由薛凯琪到张学友 194
以柔制刚的魔法 198
《囡囡》的其他可能 201
骑劫风不可长 204
《墨绿嫣红》的冷然凝视 208
如何理解“视觉过剩”?——以黄精甫为案例分析 212
cult film的前世今生——由《维多利亚壹号》或《复仇者之死》谈起“纯真cult”与“故意cult” 215
《一国双城》的擦边球美学 219
书中自有光影梦 225
给刘德华一个机会 225
危险经已在前面 228
成龙的复制术 232
《我是一个演员》的暖昧 236
明星书写第一人 239
徐克的节奏 242
动作片无疆界 245
张国荣的阴影价值 248
由《银幕暴力》看《黑社会》 251
假面的告白——王晶《少年王晶闯江湖》 254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