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战略设计 共同发展富裕的中国定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红玲,张富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608534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析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与战略。

序&郑新立 1

上篇 理论设计篇 3

第1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设计 3

一、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的提出 4

二、由先富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7

三、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发展原则 17

四、区域非均衡与均衡的发展方式 22

五、市场主导与计划辅助的发展手段 29

第2章 “两个大局”战略与区域规划 34

一、经济区概念及主要区划方式 35

二、沿海大局与“三大部”纵向区域 38

三、内地大局与“三大块”横向区域 41

四、“三大部”非均衡与“三大块”的均衡性 48

第3章 “两个大局”战略转换的启示 55

一、“两个大局”战略转换与体制变革 57

二、“两个大局”战略转换与区域协调 64

三、“两个大局”战略转换与市场统一 69

四、“两个大局”战略转换与公平正义 77

五、“两个大局”战略转换与资源环境 83

第4章 “两个大局”战略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 88

一、财政横向均衡的理论与实践 89

二、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的设计 93

三、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竞争机制 97

四、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分配模式 101

五、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制度效应 112

第5章 “两个大局”战略与中国崛起之路 118

一、引言 119

二、崛起三角向均衡三角有机扩散的假定及关键点 120

三、有机扩散的动力机制及区域财政标准人分配模型 126

四、大国崛起的适宜制度及配套政策措施 132

五、结论 135

中篇 战略实施篇 140

第6章 聚宝盆之一:财政承包分权让利 140

实证研究:财政体制改革与温州模式的形成 146

一、温州财政困境与发展困惑 146

二、财政承包制造就的温州模式 147

三、地方当家理财吃饭与建设双赢 152

四、温州模式的主要启示 154

第7章 聚宝盆之二:率先开放利用外资 158

实证研究:开放使昆山成为中国百强县之首 164

一、由传统农业县跃升为百强县之首 164

二、外资带动开放崛起的“昆山之路” 167

三、昆山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 170

四、昆山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73

第8章 聚宝盆之三:市场发育抢占先机 176

能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 183

实证研究:小商品市场让义乌由贫穷走向富裕 183

一、义乌商品市场起步与发展历程 184

二、义乌商品市场的交易与辐射面 186

三、市场带来工业发展与城市繁荣 188

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与启示 190

第9章 聚宝盆之四:农民工低成本使用 193

实证研究:东莞经济腾飞与外来劳动者奉献 198

一、改革以来东莞经济的腾飞 199

二、东莞率先发展的主要做法 201

三、外来劳动者对东莞的贡献 206

四、东莞经济腾飞的重要启示 210

第10章 聚宝盆之五:内地生态无偿奉献 215

实证研究:浙江生态补偿与延安退耕还林 221

一、浙江省率先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222

二、延安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225

三、浙江和陕西延安生态建设的启示 229

下篇 战略展望篇 235

第11章 均衡器之一:中国横向区域与差异平衡 235

一、构建“三大块”横向区域框架 236

二、实行横向区域与财政横向均衡 238

三、完善区域统筹协调的规划机制 243

四、促进区际差异收敛与均衡发展 245

实证研究:候鸟型农民工问题的财政体制求解 253

一、引言 253

二、候鸟型农民工现象及其成因 255

三、候鸟型农民工现象长期存在的近虑远忧 258

四、候鸟型农民工现象的财政体制求解 262

五、几点启示与结论 265

第12章 均衡器之二:中国横向区域利益共同体 267

一、构建横向区域财政利益共同体 268

二、形成区域一体化多元协调机制 272

三、促进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 275

四、重塑区域经济市场竞争的主体 278

实证研究:论国有控股企业“两股制”产权改革 281

一、西方企业理论与“两股制” 282

二、国有控股企业“两股制”产权改革过程 283

三、国有控股企业“两股制”产权改革效应分析 289

四、结论 293

第13章 均衡器之三:中国横向区域与市场统一 295

一、区域一体化与全国统一市场 296

二、构筑区域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 298

三、建立区域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 301

四、推进市场统一的新型城市化 303

实证研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实证研究 308

一、导言 308

二、新的财富观、“日本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模型 311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优化发展“两型产业” 315

四、建设“两型社会”及发展“两型产业”的政策措施 320

五、结论与启示 324

第14章 均衡器之四:中国横向区域与产业集聚 326

一、区域经济布局与产业集聚的论述 327

二、地区产业集聚的低专业化率问题 328

三、横向区域对地区专业化提升效应 333

四、横向区域经济分工与规模化发展 335

实证研究:论产业纵向集聚与财政横向均衡的互动机制 341

一、引言 341

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及合理性 343

三、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低专业化及其原因分析 348

四、形成产业纵向集聚与财政横向均衡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353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356

第15章 均衡器之五:中国横向区域与生态共建 358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相容性 359

二、纵向区域与主体功能区不相适应 362

三、横向区域与生态环保的耦合效应 364

实证研究:“3+4”:三大块横向区域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融合 368

一、引言 368

二、中国纵向“三大部”与横向“三大块”区域的对比 369

三、构建“3+4”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互动机制 375

四、“3+4”方案的评价与结论 379

参考文献 385

附1 序英文版 387

附2 目录英文版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