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健康不平等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慧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604758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健康不平等。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6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8

1.2.1 研究思路 8

1.2.2 研究方法 8

1.3 研究内容与特点 9

1.3.1 研究内容 9

1.3.2 研究特点 11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3

2.1 为什么研究健康不平等 13

2.2 收入与健康不平等相关研究 14

2.2.1 收入与健康不平等关系的理论假说和影响机理 15

2.2.2 收入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17

2.3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不平等相关研究 19

2.3.1 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途径 20

2.3.2 国际相关研究 20

2.3.3 国内相关研究 21

2.4 医疗可及性与健康不平等相关研究 22

2.4.1 医疗可及性影响健康的机理 22

2.4.2 国际相关研究 23

2.4.3 国内相关研究 25

2.5 健康不平等的度量方法研究 26

2.6 健康不平等研究的新进展 29

2.7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30

第三章 健康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 33

3.1 健康的概念内涵 33

3.1.1 狭义的健康 33

3.1.2 健康定义的扩展 34

3.1.3 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可行能力,也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之一 35

3.1.4 经济学的健康内涵 35

3.1.5 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 37

3.2 健康的度量指标 37

3.3 健康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 39

3.3.1 健康: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 39

3.3.2 健康与经济增长 40

3.3.3 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繁荣的主要机理 42

3.4 健康的生产函数 43

3.5 健康的影响因素 45

3.5.1 生活方式与健康 45

3.5.2 社会经济地位与人口健康 46

3.5.3 教育与健康 47

3.5.4 收入与健康 49

3.5.5 职业与健康 50

3.5.6 环境卫生与健康 51

3.5.7 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 52

3.6 政府对人群健康的责任 53

3.6.1 公共卫生保健投资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54

3.6.2 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性 54

3.6.3 激励、监督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 54

3.7 总结 55

第四章 健康不平等及其经济效应 58

4.1 健康不平等问题的提出 59

4.2 健康不平等的概念内涵 61

4.2.1 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看健康不平等 61

4.2.2 从多维度视角看健康不平等 62

4.3 纯粹健康不平等与社会经济健康不平等 63

4.4 医疗可及性的公平性 64

4.4.1 医疗可及性 65

4.4.2 医疗可及性的公平性 67

4.5 健康不平等与健康不公平 68

4.6 健康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效应 69

4.6.1 健康不平等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影响 70

4.6.2 健康不平等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73

4.6.3 健康不平等具有“扩展效应” 75

4.7 大部分健康不平等是可以避免的 76

4.7.1 健康不平等是可以避免的 76

4.7.2 健康不平等的消除有待社会公平性的不断改善 76

4.8 总结 78

第五章 健康不平等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79

5.1 健康不平等的度量指标选择 79

5.2 健康不平等测度中的社会层组划分 80

5.3 健康水平分布平等性的测度方法 81

5.3.1 纯粹健康不平等的测度: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法 81

5.3.2 社会经济健康不平等的测度 83

5.3.3 极差法 87

5.3.4 差别指数法 88

5.4 健康机会平等性的测度方法 89

5.4.1 医疗保障公平性的测度方法 89

5.4.2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测度指标和方法 91

5.4.3 卫生筹资公平性的测度方法 92

5.5 总结 96

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居民健康状况空间分布 98

6.1 人口健康水平分布 100

6.1.1 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100

6.1.2 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101

6.1.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102

6.1.4 孕产妇死亡率快速下降 102

6.1.5 儿童身体发育质量指数明显提高 102

6.1.6 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状况得以控制 102

6.2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比较 105

6.2.1 城乡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比较 105

6.2.2 城乡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比较 106

6.2.3 城乡女性健康水平比较 108

6.2.4 城乡居民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比较 109

6.3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比较 112

6.3.1 人均期望寿命的地区差异 112

6.3.2 婴儿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113

6.3.3 自评健康、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的地区差异 113

6.4 人口健康状况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分析——从收入差距视角看 114

6.4.1 收入差距与人口健康分布的关系 115

6.4.2 收入差距影响人口健康的机理 116

6.4.3 转型期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化 117

6.4.4 转型期我国收入差距与人口健康分布不平等 122

6.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29

第七章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居民健康状况阶层分布 132

7.1 人口健康状况的阶层分布 134

7.1.1 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健康状况 134

7.1.2 不同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 137

7.1.3 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 140

7.1.4 农民工健康状况 143

7.2 人口健康状况不良新趋向 146

7.2.1 新型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 146

7.2.2 慢性病快速增加 148

7.2.3 职业病恶化 149

7.2.4 亚健康增加 149

7.2.5 食品安全导致的健康问题增加 151

7.2.6 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增加 151

7.2.7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疾病增加 152

7.3 人口健康状况阶层差异的原因分析:从医疗服务可及性视角看 153

7.3.1 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公平性原理 153

7.3.2 我国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公平性分析 154

7.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62

7.4.1 居民健康状况出现阶层分布 162

7.4.2 医疗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差 163

7.4.3 政策建议 164

第八章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从医疗卫生制度变迁视角分析 166

8.1 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可及性 168

8.1.1 医疗保险制度 168

8.1.2 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可及性 169

8.2 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 170

8.2.1 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制度的兴衰(20世纪50-70年代末) 170

8.2.2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末) 171

8.2.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173

8.2.4 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建立(2003年至今) 174

8.3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 177

8.3.1 旧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退(20世纪50-80年代后期) 177

8.3.2 旧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与重建(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末期) 179

8.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与推广普及(2003年至今) 180

8.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其效应 181

8.4.1 第一阶段:1978-1984年 182

8.4.2 第二阶段:1985-2000年 182

8.4.3 第三阶段:2000-2005年 183

8.4.4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183

8.4.5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效应评价 184

8.5 医疗保障可及性的公平性评价 187

8.5.1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及其公平性 188

8.5.2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及其公平性 190

8.5.3 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192

8.6 现行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195

8.6.1 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195

8.6.2 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196

8.6.3 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问题 196

8.7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7

8.7.1 主要结论 197

8.7.2 政策建议 200

第九章 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202

9.1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概念、度量指标 202

9.1.1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概念 202

9.1.2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度量方法 203

9.2 从城乡视角看转型期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05

9.2.1 城乡卫生投入的公平性 205

9.2.2 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06

9.2.3 城乡卫生物质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09

9.3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对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211

9.4 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公平性分析 212

9.4.1 数据来源 213

9.4.2 研究方法 213

9.4.3 结果分析 215

9.4.4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216

9.4.5 实证分析结果小结 220

9.5 结论与政策建议 221

9.5.1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21

9.5.2 政策建议 222

第十章 中国卫生筹资的公平性研究 230

10.1 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及其分析方法 231

10.1.1 卫生筹资公平性的概念内涵 231

10.1.2 卫生筹资累进性的含义 232

10.1.3 卫生筹资公平性的分析方法 232

10.2 转型期中国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 235

10.2.1 主要卫生筹资渠道 235

10.2.2 中国卫生筹资水平低,未能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236

10.2.3 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不合理,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过高 238

10.2.4 城乡卫生投入差距大,且有扩大趋势 240

10.2.5 卫生费用主要流向医疗,公共卫生投入不足 241

10.2.6 不合理的卫生投资导致初级卫生保健的地区和城乡差距 242

10.3 现行城镇卫生筹资公平性实证研究 243

10.3.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243

10.3.2 分析方法 245

10.3.3 城镇卫生筹资累进性分析 245

10.3.4 城镇卫生筹资累进性的集中指数、Kakwani指数 249

10.3.5 实证分析结果小结 255

10.4 结论与政策建议 256

10.4.1 中国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 256

10.4.2 政策建议 259

第十一章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改善健康不平等的路径及政策选择 260

11.1 人类发展视角中健康的价值 260

11.2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口健康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 262

11.2.1 人口健康指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 263

11.2.2 人口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 263

11.2.3 人口健康出现不良新趋向 264

11.2.4 医疗保障制度不公平 264

11.2.5 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 264

11.2.6 卫生筹资不公平 265

11.2.7 收入差距导致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 265

11.2.8 中国未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 265

11.3 经济增长中改善健康不平等的路径选择 266

11.3.1 经济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267

11.3.2 关注国民的健康 267

11.3.3 改善健康不平等 268

11.3.4 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268

11.3.5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性 269

11.3.6 关注教育公平性 269

11.4 经济增长中改善健康不平等的政策调整 270

11.4.1 建立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善医疗可及性的公平性 270

11.4.2 增加政府卫生投入,调整卫生投入结构 272

11.4.3 缩小收入差距,解决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问题 273

11.4.4 重视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树立全民健康观念 274

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