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红峰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0225773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中国哲学史》一书,罗列了中国哲学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魏晋-隋唐,到宋元明清,再到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时期的发展。其内容脉络清晰、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总体而言,本书内容思想性较强。

第一编 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哲学第一章 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之形成 3

一、夏商时期宗教信仰形态 3

二、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

三、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 5

四、早期的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 6

第二章 孔子与儒学的发展 8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8

二、孔子的“仁”与“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9

三、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13

四、孔子的天命、鬼神论 14

第三章 道家学说 16

一、“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 16

二、“道”生万物的宇宙论思想 18

三、“反者,道之动”的转化思想 19

四、“为道”与“为学” 20

五、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扬 21

六、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23

七、庄子的“齐物”思想 24

第四章 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 27

一、孙武“富国强兵”的军事思想 27

二、“知己知彼”军事认知理论 28

三、《孙子兵法》中的战争观念 29

第五章 墨子及其构建的墨家哲学 31

一、墨子的“兼爱”思想 31

二、“天志”、“明鬼”天命论 34

三、墨子的认识论思想 35

四、功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36

五、后期墨家的逻辑理论 37

六、“循所闻而得其意”的认识论 40

第六章 《易传》与《管子》中的积极思想 42

一、“道”与“器” 42

二、《易传》中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43

三、管子的政治社会理论和“精气”说 45

四、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47

第七章 战国时期的名家哲学 50

一、惠施的明辨思想 50

二、“离坚白”与“白马非马”说 52

第八章 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55

一、告子的人性论 55

二、孟子提倡“仁政”及对儒学的深化 55

三、“性善”论和“良知”的认识论 58

四、荀子的社会历史观 61

五、荀子的人性论和“人定胜天”的天道观 63

六、“虚一而静”的认识论 66

第九章 商鞅与韩非的法家哲学思想 70

一、商鞅的社会历史观 70

二、韩非的法治思想 71

三、“缘道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73

四、韩非的自然观 75

第二编 魏晋—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一章 汉朝初期的哲学流派 80

一、黄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80

二、陆贾的《新语》 80

三、贾谊的哲学思想 82

第二章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谶纬之学 84

一、董仲舒的政治理论 84

二、“天人感应”的世界观及其认识论思想 85

三、“性三品”的人性论 88

四、西汉末年谶纬之学的盛行 90

五、《白虎通》的唯心主义和天命论 92

第三章 扬雄和桓谭的思想概述 95

一、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95

二、《太玄》中的哲学思想 96

三、扬雄的辩证法思想可知论的认识论 97

四、扬雄的社会政治思想 99

五、《新论》对谶纬迷信的批判 99

六、“形死神灭”的形神关系论 100

第四章 王充与范缜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01

一、唯物主义的天道观 101

二、反神学目的论的认识论 103

三、王充的进步历史观与命定论 105

四、佛教的盛行与“神灭”论的产生 107

五、《神灭论》的主要观点 109

第五章 王弼与魏晋玄学的兴起 113

一、“无为”乃“名教”之本 113

二、以无为本,崇本举末 114

三、“得意在忘象” 116

四、王弼对“圣人”的理解 117

第六章 裴頠和欧阳建的哲学思想 119

一、对“贵无论”的批判 119

二、裴頠的“崇有论” 120

三、“言”和“意” 121

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124

一、“独化于玄冥之境”的观点 124

二、郭象的形而上学思想 127

三、对庄子怀疑论的发展 128

四、郭象的社会政治理论 130

第八章 汉唐时期的佛教哲学及其宗派 131

一、佛教思想的传入和盛行 131

二、慧远的禅学唯心主义 132

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 136

四、《成唯识论》与“唯识无境”说 140

五、法藏与华严宗 143

六、禅宗的产生和发展 146

第九章 汉唐时期道教的发展 150

一、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150

二、葛洪、陶弘景的道教 151

三、隋唐时期道教 154

四、佛道二教的斗争 157

第十章 韩愈、李翱的心性哲学与反对佛教的斗争 159

一、社会和历史背景 159

二、韩愈的“道统论” 160

三、李翱与“复性说” 166

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学思想 169

一、政治社会背景 169

二、柳宗元的历史进化观点 169

三、无神论思想 171

四、“天与人交相胜” 173

五、对佛教的妥协 175

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 180

第一章 李觏的经世致用思想与王安石变法 180

一、李觏对《周易》的研究 180

二、李觏的“礼” 181

三、唯物主义的五行学说 183

四、“性无善恶”论 186

第二章 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 189

一、“气一元论” 189

二、朴素的辩证法 192

三、张载的认识论 194

四、“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195

第三章 宋明理学的代表——二程 197

一、道学唯心主义的产生背景 197

二、周敦颐与《太极图说》 197

三、二程的理一元论 200

四、二程的人性论 203

第四章 集理学之大成——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205

一、“理一元论” 205

二、“格物穷理”的认识论 209

三、“顺理以应物”的方法 211

四、朱熹对“天理人欲”问题的阐释 213

第五章 陆九渊、王守仁以“心”为本的哲学 216

一、“心即理” 216

二、“易简功夫”的修养方法 217

三、朱陆争论的实质 219

四、“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220

五、“致良知”的认识论 222

六、“万物一体”的修养境界 224

第六章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 227

一、陈亮、叶适的功利学派 227

二、陈亮的功利思想 228

三、叶适的唯物主义观点 229

四、对各派哲学思想的批判 231

第七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233

一、“理只是气之理” 233

二、罗钦顺的人性论 234

三、对陆王心学的批判 236

四、王廷相的“理载于气”说 238

五、王廷相的人性论与历史进化观点 241

六、对道学唯心主义的反对 242

第八章 王艮、李贽与泰州学派 244

一、明哲保身的认识论 244

二、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245

三、李贽的主观唯心主义及其对社会政治的批判 247

四、真理相对性的问题 249

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252

一、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252

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53

三、“随”、“泯”、“统” 256

四、对于理学和禅宗的批判 258

第十章 黄宗羲及其哲学思想 260

一、社会背景及对君权论的批判 260

二、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政治理想 262

三、“气外无理”、“心即是气” 263

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265

一、“气者理之依”的宇宙观 265

二、“日新之化”的辩证思想 267

三、“能必副其所”和“知以行为功” 269

四、抽象的人性论 272

五、进步的历史观 273

第十二章 颜元、戴震的唯物主义思想 275

一、“理气融为一片” 275

二、颜元的认识论 278

三、“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280

四、清初的社会情况及戴震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81

五、唯物主义反映论 284

六、“理存于欲” 285

第四编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哲学第一章 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 290

一、龚自珍的变法革新思想 290

二、“不拘一格降人才” 292

三、魏源的“师夷之长技” 294

四、“经世之用”的哲学思想 295

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 298

一、原始的社会主义空想 298

二、对封建道统的批判 300

三、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 303

第三章 变法维新时期的哲学思想 305

一、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运动及大同思想 305

二、康有为的进化论思想 310

三、“仁爱”哲学 311

四、谭嗣同的“仁学”哲学 314

五、对封建纲常的名教批判 316

六、谭嗣同的相对主义理论 319

第四章 严复的经验论哲学思想 321

一、宣传民主自由 321

二、《天演论》及其进化论思想 324

三、“质力相推”的自然观 326

四、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28

第五章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32

一、革命民主主义的兴起 332

二、邹容的天赋人权论 335

三、陈天华的英雄史观 338

四、梁启超的哲学思想 340

五、唯心主义先验论 343

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论 346

一、对改良派的批判 346

二、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348

三、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350

四、章炳麟的革命精神与虚无主义 354

第七章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358

一、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358

二、三民主义 359

三、进化论思想与“突驾革命”理论 363

四、注重“行”的知行观 366

五、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