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1
一、《伤寒论》简介 1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及成就 1
三、伤寒的涵义 2
四、《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概念 2
五、六经病的治则 3
附录:古今剂量折算表 4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5
第一节 太阳病提纲 6
一、太阳中风脉证提纲 6
二、太阳伤寒脉证提纲 6
三、温病脉证提纲 7
第二节 太阳经证 7
一、太阳中风证 7
(一)风寒表虚证 7
(二)桂枝汤禁例 11
(三)风寒表虚兼证 12
二、太阳伤寒证 15
(一)风寒表实证 15
(二)麻黄汤禁例 17
(三)风寒表实兼证 19
第三节 太阳腑证 24
一、蓄水证 24
二、蓄血证 26
第四节 太阳病的传变 29
第五节 太阳病变证 31
一、变证治则 31
二、邪热壅肺证 31
三、邪热下利证 33
四、心阳虚证 34
(一)心阳虚心悸证 34
(二)心阳虚烦躁证 35
(三)心阳虚惊狂证 35
(四)心阳虚奔豚证 36
五、心阴心阳两虚证 37
六、脾胃阳虚证 39
(一)脾虚水停证 39
(二)胃虚水停证 39
(三)脾虚心悸及腹痛证 40
(四)脾虚气滞腹胀证 41
七、辨阴伤及病愈的机转 42
八、阴阳两虚及阴阳转化证 42
(一)阴阳两虚证 42
(二)阴阳转化证 43
九、辨结胸、痞证与脏结 45
(一)结胸证 46
1.热实结胸 46
(1)大结胸证 46
(2)小结胸证 49
2.寒实结胸 50
(二)痞证 50
1.热痞 50
2.热痞兼表阳虚 51
3.脾胃不和、寒热错杂致痞 52
(1)呕利痞 52
(2)水饮食滞痞 53
(3)胃虚痞利俱甚 54
(三)脏结证 55
十、上热下寒证 56
十一、胃虚痰阻、噫气不除证 56
第六节 太阳病类似证 58
一、风湿留着肌肉证 58
二、风湿留着关节证 59
三、悬饮证 60
第七节 辨表里治法及先后缓急 62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67
第一节 阳明病提纲 68
第二节 辨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68
第三节 热扰胸膈证 71
一、胸中烦热懊?证 71
二、兼证 74
三、栀子汤禁例 76
第四节 阳明经证 76
一、胃热及胃热津伤证 76
二、胃热津伤气逆证 80
第五节 阳明腑证 81
一、燥实证 81
二、痞满证 83
三、痞满燥实证 86
四、禁下证 92
第六节 脾约证 93
第七节 湿热发黄 94
一、湿热兼里发黄 94
二、湿热郁蒸发黄 96
三、湿热兼表发黄 97
第八节 阳明病辨证 97
一、辨阳明兼证及其治法 97
二、辨阳明清法三证 98
三、辨大小承气汤使用法 99
四、辨小便与大便的关系 101
五、辨阳明血证 101
六、辨谵语郑声 102
七、辨呕、哕虚实 103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04
第一节 少阳病提纲 104
第二节 少阳病证 105
一、少阳主证 105
二、少阳病兼证 109
(一)兼太阳证 109
(二)兼阳明证 111
(三)兼下利证 114
(四)兼水饮证 115
(五)兼烦惊谵语证 115
第三节 少阳病治禁 117
第四节 少阳病辨证 118
附:热入血室 119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22
第一节 太阴病提纲 122
第二节 太阴虚寒证 123
第三节 太阴兼太阳证 125
第四节 寒湿发黄 126
第五节 太阴病辨证 127
一、辨腹痛证(太阴、阳明) 127
二、辨太阴转属阳明及阳复自愈证 128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29
第一节 少阴病提纲 129
第二节 少阴寒化证 130
一、阳衰阴盛证 130
二、阴盛格阳证 130
三、阴盛戴阳证 136
四、阳虚身痛证 137
五、阳虚水泛证 137
六、下焦不固便脓血证 139
七、下焦不固下利证 140
第三节 少阴热化证 141
一、阴虚火旺证 141
二、阴虚水热互结证 142
第四节 少阴咽痛证 143
第五节 少阴病兼证 144
一、兼太阳证 144
二、兼阳明证 145
第六节 少阴病治禁 146
第六章 厥阴病脉证并治 148
第一节 厥阴病提纲 149
第二节 寒热错杂证 150
一、蛔厥证 150
二、寒格吐利证 151
第三节 寒证 152
一、寒逆干呕头痛证 152
二、血虚寒厥证 154
第四节 厥阴热利 155
第五节 气郁证 156
第六节 厥证治禁 157
第七节 辨厥热胜复证 158
附录:方剂索引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