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庄子·天下》与内圣外王之道 7
一、道术与方术之辨 12
二、神、明、圣、王与道术的进路 20
三、生命存在的类型与政教的人性基础 29
四、圣人何以是人类政教文明之中枢 42
第二章 《逍遥游》的鲲鹏寓言与人的自由 55
一、鲲鹏的第一次出场 57
二、鲲鹏寓言的第二次重言 66
三、鲲鹏寓言的第三次出现 76
第三章 从“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齐物论》与认识过程的升进 85
一、吾与我:两种不同的主体 86
二、“成形”、“成心”与“我”的形构 90
三、是非与彼此的扬弃:从“知”到“明”的升进 93
四、结论:天籁的开显 99
第四章 “庖丁解牛”与养生的大义 101
一、技与道 103
二、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一:所见无非牛 107
三、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二:目无全牛 114
四、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三:更无牛 116
五、“三年”与“十九年”之“数” 123
六、无厚有间 125
七、游刃有余 132
八、养刀之道:“释刀”、“提刀”、“善刀”与“藏刀” 136
九、庖丁解牛与“缘督以为经” 140
第五章 “不知之知”与“非人之人”:《应帝王》与庄子的政治批判 143
一、“不知之知”与王道的批判 145
二、“有虞氏”与“帝道”的批判 166
三、“泰氏”与“帝道”的上出 190
第六章 “浑沌之死”与“帝”、“王”政治典范的终结 201
一、德与礼:“帝”与“王”政教实践的理念纲领 205
二、“浑沌之死”与德礼政教典范的困境 220
第七章 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与新主体观 235
一、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 236
二、身体与主体的新构想 240
三、毕来德的问题意识、背景视域及批判性反省 246
第八章 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庄子哲学中的本体与主体 255
一、言说天道的正当方式 257
二、无体之体:天道的本性 270
三、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 287
参考文献 305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