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亮明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310899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发展的必要性与价值。着重分析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的途径与办法。本书论证充分,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值得相关研究者借鉴。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研究现状 2

一、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2

二、国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的相关研究 3

第二节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研究意义 5

一、理论意义 6

二、现实意义 7

第三节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研究方法 14

一、研究的目标 14

二、研究的思路 14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 18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18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18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 21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23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相关概念之区别 25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30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30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43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52

一、知识经济的呼唤——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52

二、社会转型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支撑点” 54

三、产业提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熔炉” 55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应有之义——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渠道 57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 59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 59

一、关于企业 59

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 60

三、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63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历史回顾 68

一、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68

二、国内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 69

三、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现状 77

四、我国校企合作产生的积极作用 79

第三节 国家对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要求 81

一、政府部门在此方面的主要职能 81

二、国家对校企合作方面的主要政策与要求 82

第四章 我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86

第一节 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86

一、政府重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 86

二、高职院校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 87

三、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 88

第二节 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89

一、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 89

二、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 89

三、由于动力不足,效果上普遍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 90

四、运行的形式上大都限于建立“校内车间”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91

五、学校与企业后续合作有限 92

六、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各方认识不尽一致,思想不够开阔 93

七、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大环境还不够理想 94

八、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均存在较大差异 94

第三节 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95

一、经济发展限制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 95

二、教育管理体制限制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 97

三、高职院校本身条件不足制约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 99

四、缺乏驱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 101

五、思想观念问题 102

六、主导地位问题 104

七、校企经营理念差异 105

八、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追求冲突 108

第五章 国外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110

第一节 德国和美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典范 110

一、德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双元制”模式 111

二、美国高职与企业合作教育 122

第二节 德美等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131

一、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高度重视 131

二、企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135

三、学校提供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实施 137

第三节 国外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启示 138

一、各国高职教育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比较 138

二、国外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启示 140

第六章 构建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设想 152

第一节 构建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152

一、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目标选择 153

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 157

第二节 构建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有效机制的建议 159

一、内部机制 159

二、外部机制 184

第七章 结语 192

附录 194

参考文献 195

后记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