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家驹著
  • 出 版 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570828366
  • 页数:582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 3

第一节 经济史与史学 4

第二节 经济史与经济学 7

第三节 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 13

第二章 经济史演进的轨迹 19

第一节 经济史的主体及其追求目标 20

第二节 经济史中的制度因子及制度成本 24

第三节 经济发展趋势与阶段论 30

第四节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及大小国之分 37

第五节 小结 44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史阶段划分暨写作大纲 47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史上阶段的划分 48

第二节 本书撰写方式 59

第二编 古代社会 65

第四章 原始社会 67

第一节 传说时期 67

第二节 唐虞时期 72

第三节 夏商二代 77

第五章 西周(西元前1027-771年)——封建制度之建立与衰落 87

第一节 出现近代国家雏形 88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划时代意义 91

第三节 封建制度下财经之优点 97

第四节 封建制度下财经之缺失 105

第五节 小结 111

第六章 东周(西元前770-222年)——由封建社会到重商主义 115

第一节 绪言 115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崩颓 119

第三节 战国的重商主义 131

第四节 东周财经的优异面 140

第五节 东周财经的缺失面 147

第六节 小结 152

第三编 第一次一元体制:秦汉——郡县制度 155

第七章 由封建制度到一元体制:演变与特色 163

第一节 政治趋于专制 163

第二节 经济趋于统制 170

第三节 社会趋于管制 176

第四节 大一统在经济上的缺失 182

第五节 大一统在经济上的贡献 191

第六节 大一统与中国治乱循环 199

第八章 大一统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 205

第一节 从户口变迁看南方之逐渐开发 205

第二节 阶级变迁与土地兼并 210

第三节 人民生活情况 216

第四节 财经职官概述 221

第五节 赋役制度及政策 227

第六节 货币金融制度 233

第七节 社会福利政策 240

第九章 大一统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 245

第一节 公共建设 246

第二节 科技进步及企业家的出现 251

第三节 农业发展与重农措施 254

第四节 工业发展与公营事业 262

第五节 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之分布 267

第六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274

第七节 秦汉财经得失 279

第八节 大一统的崩溃 287

第四编 第一次多元体制:后汉末至南北朝——坞堡经济 293

第十章 多元体制下政经特色 299

第一节 政治趋于乖离 299

第二节 经济趋于隔离 305

第三节 社会趋于疏离 311

第四节 战火蹂躏下的破碎经济 318

第五节 隔离与疏离的经济效果 322

第六节 多元体制对经济的贡献 327

第十一章 多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 339

第一节 南方崭露头角 339

第二节 阶级变迁与宗教勃兴 348

第三节 人民生活情况 357

第四节 政风与财经官制 363

第五节 赋役制度及福利政策 373

第六节 货币金融制度 387

第十二章 多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 397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新整合 398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公共建设 415

第三节 农工业发展与公营事业 427

第四节 商业发展暨经济中心 436

第五节 国际贸易的曲折发展 446

第六节 多元体制下财经得失 449

第七节 小结——由分裂趋向统一 457

第五编 第二次一元体制:隋至盛唐——府兵制度 463

第十三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政经特色 467

第一节 政治趋于开明专制 467

第二节 经济趋于放宽统制 472

第三节 社会趋于松弛管制 479

第四节 略论隋唐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485

第五节 长安:世界性首都 494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 501

第一节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501

第二节 人民生活与由俭入奢 505

第三节 财经官制 510

第四节 府兵制度下的田制与税制 516

第五节 货币金融制度 528

第十五章 第二次一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 535

第一节 公共建设 535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 540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 548

第四节 商业发展与经济中心 555

第五节 隋唐对外贸易 560

第六节 隋唐财经得失 564

第七节 小结:天下又由合而分 576

下册 583

第六编 第二次多元体制:中唐五代两宋——区域经济 583

第十六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政经特色 587

第一节 政治离而少乖 588

第二节 经济离而不隔 592

第三节 社会离而鲜疏 599

第四节 乱世经济残破及救济措施 606

第五节 财经制度的变革 610

第六节 此一期间经济之病象 614

第十七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 623

第一节 宗教发展与社会伦理 623

第二节 东南愈重与西北愈轻 627

第三节 人民生活 632

第四节 财经官制 636

第五节 赋役制度之演变 640

第六节 公田、专卖及杂税 650

第七节 货币金融制度 655

第八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互助 661

第十八章 第二次多元体制下的产业暨经济发展 671

第一节 公共建设:治水与养士 671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 677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 688

第四节 商业暨都市发展 698

第五节 对外贸易之拓展 706

第六节 中唐至两宋财经得失 713

第七节 小结:天下再由分而合 726

第七编 第三次一元体制:元明清——中央集权 731

第十九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政经特色 735

第一节 政治益趋专制 736

第二节 经济益趋统制 742

第三节 社会益趋管制 749

第四节 中学西传与欧风东渐 755

第五节 元代经济扩大掠夺与明清对经济的干预 759

第六节 资本主义在明代萌芽? 765

第二十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的社会环境与政府角色 769

第一节 民智渐开与逐利渐炽 770

第二节 南方担当财经重任 779

第三节 人民生活 784

第四节 财经官制 790

第五节 税制之演变 796

第六节 公田、专卖及杂税 801

第七节 财政之疲敝 810

第八节 货币制度 821

第九节 信用制度 826

第十节 社会救助与福利 835

第二十一章 第三次一元体制下的经济暨产业发展 843

第一节 公共建设:交通与学校 844

第二节 农矿业之发展 851

第三节 科技暨工业发展 861

第四节 工匠与行会 875

第五节 商业暨都市发展 891

第六节 对外贸易之起伏与移民 899

第七节 元明清财经得失 919

第八节 小结:天朝沦为弱国 928

第廿一章附录 强迫学习的历程——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肇始 935

第八编 结论 955

第二十二章 结构间结论 959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条件 959

第二节 政治分合与经济发展 962

第三节 政治循环的经济因子 966

第四节 战争与经济 970

第五节 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974

第六节 政府与经济发展 978

第七节 文化与经济发展 982

第八节 家族与经济发展 987

第二十三章 结构内结论 991

第一节 崇本观念与农业发展 991

第二节 抑末观念下的工业停滞 994

第三节 商业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998

第四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1001

第五节 科技与经济发展 1004

第六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1007

第七节 土地与经济发展 1011

第八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 1014

第九节 产权、人权与经济发展 1017

第二十四章 回顾与展望 1027

第一节 回顾 1029

第二节 展望 1041

参考文献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