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1
二、研究现状评述与创新点 5
三、研究思路 9
四、研究方法 17
上篇 自发、诱致性农民经济合作与组织塑造 25
第一章 农民自发式经济合作 25
第一节 农村商品性雇工合作 25
一、雇工及其分类 26
二、雇工的使用与报酬 28
第二节 农户间非商品性互助合作 33
一、农户间生产互助合作及其分类 33
二、农户间生产互助合作存在的社会基础 37
三、农户间生产互助合作的价值评述 43
第三节 农村民间金融合作——合会 48
一、合会及其组织方式 49
二、合会的性质与社会功能 51
第四节 农村商品性和非商品性经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分析 56
第二章 社会力量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及其组织化 63
第一节 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与国际合作社原则的移植 63
一、华洋义赈会创办的合作社 64
二、华洋义赈会指导下的合作社运作原则 65
三、华洋义赈会创办合作社的借鉴意义 71
第二节 梁漱溟的合作理念与邹平合作社实践 74
一、邹平合作社及其发展状况 74
二、梁漱溟的合作思想与合作理念 76
三、邹平合作社特点及其对国际合作社原则的嫁接 83
四、梁漱溟合作社实践的不足 91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农民经济合作意向与农民经济组织 96
第一节 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实现其民生主义手段之一 97
一、日趋严重的民生问题 97
二、发展合作社是实现民生主义的辅助手段之一 99
三、开展农村经济合作,救济、复兴农村经济 106
第二节 国民政府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的路径 108
一、设立农村合作事业指导机构,强化合作的组织性 109
二、制定法律法规,使乡村合作运动法律化 112
三、兴办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资金保障 115
四、强化合作指导人员的教育培训,使运作正规化 118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推进农民经济合作的成效与组织化的不足 122
一、农民经济合作取得的社会成效 123
二、农民经济合作的组织化分析 128
下篇 强制性制度安排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偏离 143
第四章 国家政治型塑与农民经济合作 143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内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143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的概况 144
二、革命根据地内农民经济合作的特点 146
第二节 国家集体化意图与合作化路径 151
一、互助合作方针的确立 152
二、政治强制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158
三、高级社的发展与集体化狂热 167
第五章 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 175
第一节 盲目崇上,强制农民经济合作 175
一、强迫农民入组、入社的措施 176
二、不尊重单干户,试图消灭单干 181
三、不顾地方实际,工作上跟风好胜 184
第二节 农民经济合作与组织氛围的营造 186
一、通过整党工作,坚定干部的合作化信心 187
二、教育、培训合作成员与骨干 188
三、扶持合作精英,树立示范典型 190
四、组织参观学习,增强集体化信心 192
第三节 农民自发办社与抵制行动 194
一、农民自发成立合作社 194
二、农民的抗争 195
三、几点说明 199
第六章 农民经济合作的马克思主义渊源与理论发展 206
第一节 新中国农民经济合作的理论渊源 206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 206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 208
三、列宁、斯大林的农民经济合作思想与实践 210
第二节 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合作社章程 215
一、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社章程 216
二、中国农业合作社章程 222
第三节 新中国农民经济合作的理论 225
一、合作化的内涵 225
二、实施合作化的意义 227
三、实施合作化的目的 229
四、合作化的原则 233
五、合作化的过程 235
六、合作化与机械化、集体化的关系 237
第七章 农民经济合作与组织化建设 240
第一节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偏离的原因分析 240
一、无视合作社生长的市场经济土壤,不切实际地推进合作化 240
二、视小农理性要求为落后性,企图用合作社改造农民 247
三、从国家政治利益需要出发,制度化强制农民经济合作 257
第二节 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263
一、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之一 263
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要求 269
主要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