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比如县幅 H46C001003》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敬仁,高体钢,陈国结等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62534495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1

一、交通、位置 1

二、自然地理 1

第二节 工作条件与任务要求 2

一、工作条件 2

二、任务要求 2

第三节 研究程度概况 3

一、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3

二、调查研究程度及主要成果 4

第四节 完成任务情况及人员分工 5

一、完成实物工作量 5

二、项目人员分工 6

三、致谢 6

第二章 地层及沉积岩 8

第一节 羌南-保山地层区 9

一、前石炭系 10

二、三叠系 12

三、侏罗系 25

第二节 班公错-怒江地层区 30

第三节 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31

一、前石炭系 31

二、侏罗系 31

三、白垩系 41

四、古近系 52

五、新近系 54

第四节 第四系 58

第五节 沉积盆地分析综述 62

一、概述 62

二、沉积盆地的分类 63

三、沉积盆地分析的内容 63

四、沉积盆地分析的原则 63

第六节 沉积盆地类型及特征 64

一、三叠纪沉积盆地 64

二、侏罗纪沉积盆地 67

三、白垩纪沉积盆地 74

四、第三纪沉积盆地 77

五、第四纪沉积盆地 78

第七节 沉积盆地演化及模式 79

第三章 岩浆岩 82

第一节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82

一、概况 82

二、蛇绿岩剖面 82

三、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85

四、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87

五、蛇绿岩对比 97

六、蛇绿岩时代、成因及环境 98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99

一、概述 99

二、唐古拉构造侵入岩带 100

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侵入岩带 106

四、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122

五、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形成环境及就位机制探讨 127

六、岩浆物源及成岩温度与压力分析 130

七、脉岩 132

第三节 火山岩 138

一、概况 138

二、唐古拉构造-火山岩带 139

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火山岩带 143

四、火山岩小结 148

第四章 变质岩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变质地质单元划分 149

二、变质岩石类型划分 149

三、变质作用类型划分 149

四、变质相带、相系划分 150

第二节 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50

一、麻木日阿-白兰卡变质岩带 150

二、宋米日-旁日龙变质岩带 157

三、多娃乡-郎尼玛变质岩带 160

第三节 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0

一、概述 160

二、区域埋深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0

三、区域中高压埋深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62

第四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2

一、概述 162

二、接触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2

三、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4

第五节 气-液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64

一、蛇纹石化岩石 164

二、青磐岩化岩石 164

三、云英岩化岩石 165

第六节 动力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65

一、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5

二、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66

第七节 变质作用期次 166

一、华力西期变质作用 167

二、燕山期变质作用 167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演化史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测区大地构造位置 168

二、测区构造单元划分 170

第二节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 172

一、重力场特征 172

二、磁场特征 173

第三节 各构造单元构造建造特征 176

一、唐古拉板片(Ⅰ) 177

二、班公错-索县-丁青-怒江结合带(Ⅱ) 178

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Ⅲ) 179

第四节 构造单元边界断裂和区域断裂特征 182

一、岗拉-涌达-郎它断裂(F1) 182

二、动威拉-安达-藏布倾北断裂(F3) 183

三、穷隆格-茶崩拉韧性断层 184

四、夏弄多-莫斯卡脆韧性断裂(F21) 185

第五节 各构造单元的构造变形特征 187

一、唐古拉板片 187

二、班公错-索县-丁青-怒江结合带 191

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 195

第六节 构造变形相和变形序列 200

一、构造变形相 200

二、构造变形序列 205

第七节 新构造运动 208

一、概述 208

二、新构造断裂特征 209

三、新构造运动表现特征 212

四、新构造运动与湖泊的关系 214

五、新构造运动与测区隆升 214

第八节 构造演化史 216

一、陆壳基底形成阶段(Pt—S) 217

二、古特提斯阶段(C—T2) 217

三、新特提斯阶段(T3—K2) 218

四、碰撞造山阶段(K2—N2) 219

五、高原隆升阶段(Q) 219

第六章 结束语 221

一、主要成果和重要进展 22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

主要参考文献 223

图版说明及图版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