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源 1
一、从原始歌舞到优孟衣冠 2
二、大唐宫廷歌舞与民间说唱艺术 6
三、宋元的勾栏瓦舍与杂剧 9
四、明清传奇 14
五、雅部与花部 17
六、国粹诞生:徽班进京与徽汉合流 20
七、从文化必需品到文化遗产 23
第二章 戏艺 28
一、生旦净丑:戏曲的行当 28
1.生:传统主角,唱做兼重 29
2.旦:多姿多彩,靓丽风情 36
3.净:浓墨重彩,性格突出 41
4.丑:插科打诨,点缀剧情 48
5.龙套:以少胜多,串联场景 51
二、唱念做打:戏曲的表演 53
1.吊嗓子、倒仓 53
2.千斤话白四两唱 55
3.虚拟、夸张和程式 58
4.开打和耍花活 63
三、霓裳羽衣:戏曲的行头和扮相 66
1.蟒:华美庄严的礼服 66
2.帔和褶子:变化多样的便服 70
3.靠:帅气威武的戎装 74
4.行头大观:宁穿破,不穿错 79
5.化装:粉墨登场 82
第三章 戏目 86
一、昆曲·牡丹亭 86
二、秦腔·三滴血 91
三、京剧·龙凤呈祥 96
四、豫剧·花木兰 102
五、评剧·花为媒 107
六、越剧·红楼梦 113
七、黄梅戏·天仙配 118
第四章 戏台 123
一、形形色色的演出场所 123
1.庙会上的戏台和戏棚子 123
2.私人定制:大户人家的堂会 126
3.从茶馆到戏园 128
二、戏台背景万象 132
1.楹联妙趣 132
2.“守旧”和“出将入相” 134
3.一桌二椅 137
三、节目单的学问 141
1.节目预告 141
2.戏码的安排 143
四、戏台的核心——角儿 147
1.角儿体制 147
2.角儿的特殊待遇 149
3.“面子”和“里子” 153
五、台前台后皆有戏 156
1.后台勤杂有学问 156
2.对台戏、抢戏、搅戏、偷戏 160
3.群英荟萃义务戏 165
第五章 戏班 169
一、戏班的生存方式 169
1.从跑江湖到进戏院 169
2.报酬分配 173
3.高低等级人员的构成 177
二、戏班里的学徒 181
1.坐科 181
2.打戏 187
三、戏班里的规矩 192
1.梨园规约 192
2.后台禁忌 196
四、戏班旧俗 198
1.供奉祖师爷 198
2.封箱与开箱 201
3.招徕和讨好观众的旧习 204
第六章 戏迷 207
一、内行看门道 207
1.叫好儿 207
2.闭着眼的老戏迷 211
二、狂热的粉丝们 215
1.“八卦”与“组团围观” 215
2.捧角儿 217
3.亦师亦友的高端粉丝 220
三、票友的故事 226
1.票友 226
2.慈禧太后 229
3.民国四公子 232
四、80后也疯狂 236
1.80后戏迷 236
2.新时代的戏曲形态 238
附录:全国戏曲主要剧种名录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