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媒体竞争话写作 2
记者角色的职业化要求 2
新闻的“化学方程式”——新闻定义再认识 7
新闻价值体系的逻辑分析——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11
“文质彬彬”:适用于新闻传播的美学标准 15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20
实践·实用&实力 23
棒喝与挑战——兼谈新闻写作的三个层次 27
宣传过度的负效应 32
新闻报道的“两分法” 35
新闻要素中的“富矿区” 39
思想评论让位情爱故事? 43
娱乐新闻的精神导向 47
走向人性的回归——一条普利策奖新闻的启示 50
积累材料:记者的职业化建设 53
记者不是新闻看客 58
记者要有思想,但不能有说教 62
突破拥堵,出奇制胜——评析一篇获普利策奖的新闻 65
“万树桃花映小楼” 68
数字的无奈 71
“似曾相识燕归来” 74
不全求全:局限性不等于片面性 77
“尺水兴波”的联想 80
广告新闻和情景再现 84
电视广告的文化差异 87
绯闻不是新闻 89
徐匡迪院长的呼吁 92
追求简洁的境界 95
细节的魅力 99
何来“笑神”? 102
情感是更有感染力的事实 105
美国的“媒体新政策”——舆论学中的实践性发展 108
西方分析性报道的启示 111
新闻不应存疑 114
舆论监督VS新闻纪律 117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120
增强语言的形象感 124
是好对联,但不是好导语 127
敬畏人民,还是敬畏权力?——对一篇媒体评论的评论 130
那里是一片“净土”? 133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13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39
新闻标题的虚与实 142
采取一端 生发开去 145
烘云托月话渲染 149
小中见大的“点染”技法 153
新闻导语写作的三个准则 156
新闻报道中的“传神写照” 161
信息感与语感 164
一个讽刺性教训——新闻作秀的负效应 168
下编 古典诗词他山石 172
体察是“铁门限” 172
“寓意则灵”:诗歌的生命 176
哲理性启示 180
抓住事物的特殊性 183
义深而意远 186
小大之间 189
选材的哲学 192
概括和典型 195
结构与思维 199
揉直使曲 202
从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206
余音不尽 208
感受相通 互相映照 211
比喻和象征 214
写出事物的动感 217
警句:语言的花朵 220
深刻的见解触发读者的思考 224
用敏锐捕捉细节 228
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30
选好主要的表现角度 235
化景物为情思 238
景物描写的主题要求 241
“一切景语皆情语” 244
义生文外,话里有话 248
以露写藏,相映生辉 253
“壮辞可得喻其真” 257
对立造成和谐 261
虚实映带 265
传神:一种精神的流泛 269
执正以驭奇 273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