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违法性之基础理论 1
前言 3
第一节 违法性之基本法理 4
第一项 国家刑罚权之概念 4
第二项 国家刑罚权之基础 6
第三项 国家刑罚权行使之界限 9
第二节 违法性判断之理论 10
第一项 违法性判断之意义 10
第二项 主观违法性论之违法性判断 14
第三项 行为无价值论之违法性判断 34
第三节 阻却违法事由之基本理念 45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之意义 45
第二项 阻却违法事由之法理 46
第四节 阻却违法事由之错误 53
第一项 阻却违法事由错误之意义 53
第二项 阻却违法性事由错误之学说现况 55
第五节 违法性判断之确立 61
第二章 违法性之本质 67
案例思考 69
第一节 违法性之体系地位 69
第二节 形式违法性论与实质违法性论 72
第一项 违法性与违法行为之区别 72
第二项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之意义 73
第三项 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之关系 74
第四项 违法性之实质内容 76
第三节 主观违法性论与客观违法性论 78
第一项 主观违法性与客观违法性之概念 78
第二项 评价规范与意思决定规范 79
第三项 违法性与有责性之关联性 86
第四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88
第一项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缘起 88
第二项 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之内容 89
第三项 行为无价值与社会相当性之关系 91
第四项 行为无价值与主观客观违法性之关系 92
第五节 案例之违法性判断 93
第三章 正当防卫论之变迁 95
前言 97
第一节 欧陆正当防卫思想之形成及其演进 100
第一项 罗马法 100
第二项 日耳曼法 101
第三项 继受法及普通法 104
第四项 近代德国法 107
第二节 欧陆各国正当防卫之近代立法例 112
第一项 以「必要性」为要件者 113
第二项 以「相当性」为要件者 115
第三项 以「情况上相当性」为要件者 116
第四项 以「法益均衡性」为要件者 116
第三节 日本正当防卫论之演进 117
第一项 刑法上规定之缘起 117
第二项 正当防卫论之演进 118
第四节 我国正当防卫论之归趋 130
第四章 正当防卫权之社会伦理限制论 133
案例思考 135
第一节 问题提起 135
第二节 正当防卫权之限制理论 138
第一项 正当防卫权限制理论之沿革 138
第二项 正当防卫权限制之法理依据 142
第三节 责任能力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51
第一项 无责任能力人之不法侵害 151
第二项 正当防卫之「不法」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 160
第三项 「不法」之判断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 163
第四项 「不法」之判断与个人主义正当防卫之基础 167
第四节 可归责于己之不法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68
第一项 挑拨行为之性质 168
第二项 可归责于己之挑拨行为 170
第三项 挑拨行为具有过失或附条件故意 174
第四项 挑拨行为之相关问题 178
第五项 本书之立场 186
第五节 轻微之法益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87
第一项 轻微之法益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88
第二项 财产法益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89
第六节 具有保证人地位者之不法侵害与正当防卫权之限制 192
第一项 德国判例之评释 192
第二项 具保证人地位者之不法侵害 194
第三项 本书之立场 195
第七节 社会伦理限制论之适用性 196
第五章 紧急避难之演进 203
案例思考 205
第一节 问题提起 205
第二节 欧陆法系紧急避难思想之萌芽 207
第一项 印度法 208
第二项 犹太法 209
第三项 希腊法 210
第四项 罗马法 211
第五项 教会法 213
第六项 中世纪之德国法 215
第七项 汤玛仕之思想 217
第三节 近世纪欧陆法系紧急避难之立法例 218
第一项 卡罗利那法典 218
第二项 十八世纪之立法例 220
第三项 普鲁士一般地方法 221
第四节 近代欧陆法系紧急避难之立法例 223
第一项 十九世纪之法国刑法 223
第二项 十九世纪之德国刑法 225
第三项 十九世纪德国之各地方法 226
第四项 十九世纪德意志帝国刑法典 227
第五节 现代紧急避难之概况 229
第一项 德国现行刑法之紧急避难 229
第二项 日本刑法之紧急避难 235
第三项 我国刑法之紧急避难 243
第六节 紧急避难之发展 250
第六章 误想防卫之体系定位 253
案例思考 255
第一节 问题提起 255
第二节 误想防卫之梗概 256
第一项 误想防卫之意义及类型 256
第二项 误想防卫与正当防卫 258
第三项 误想防卫与容许错误 261
第四项 误想防卫与过当防卫 262
第三节 误想防卫在故意理论上之思考 270
第一项 故意之概念 270
第二项 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上之地位 272
第三项 学说之动向 278
第四节 误想防卫在错误理论上之思考 283
第一项 从构成要件论之层面 284
第二项 从责任论之层面 285
第三项 从违法性论之层面 290
第五节 误想防卫在错误理论上之定位 292
第一项 采故意系责任要素之观点 292
第二项 采故意系构成要件要素之观点 293
第三项 采故意系构成要件要素及责任要素之观点 294
第四项 本书之立场 295
第七章 偶然防卫之违法性 297
案例思考 299
第一节 问题提起 300
第二节 偶然防卫之内涵 301
第一项 偶然防卫之意义 301
第二项 偶然防卫之类型 303
第三节 防卫意思之理论构成 304
第一项 防卫意思之实质内容 305
第二项 防卫意思与积极加害意思 309
第三项 防卫意思与事前或事后判断 310
第四项 主观正当化要素之必要性 311
第四节 中日偶然防卫理论之现况 316
第一项 日本学说之见解 317
第二项 我国学说之见解 322
第五节 偶然防卫欠缺阻却违法性 325
第八章 得被害人承诺之行为评价 327
案例思考 329
第一节 问题提起 329
第二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实务状况 332
第一项 我国之实务 332
第二项 日本之实务 334
第三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法律性质 336
第一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类型 337
第二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阻却违法根据 339
第三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适用范围 342
第四节 得被害人承诺之承诺效力 343
第一项 代理被害人承诺之效力 344
第二项 有瑕疵承诺之效力 346
第五节 得被害人承诺与身体法益 350
第一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医疗行为 350
第二项 得被害人承诺之伤害行为 352
第六节 得被害人承诺与生命法益 354
第一项 积极安乐死之阻却违法论 355
第二项 积极安乐死之实务见解 357
第七节 得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之界限 359
第九章 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错误 363
前言 365
第一节 违法性认识之概念 367
第一项 违法性认识之判断标准 367
第二项 学说之评析 370
第二节 违法性错误之本质 370
第一项 违法性错误概念之确立 371
第二项 违法性错误之内涵 372
第三节 违法性错误之立法论 376
第一项 旧法第16条之问题症结 376
第二项 新法第16条之实质内涵 379
第三项 回避错误之判断标准 381
第四节 我国违法性错误之实务观 382
第一项 传统实务见解 383
第二项 案例概观 384
第五节 日本违法性错误之实务观 394
第一项 传统实务见解 395
第二项 最近实务见解 400
第六节 不知法律之责任判断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