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3
第一章 古代“徘优” 3
第一节“徘优”是什么 3
第二节“徘优”的活动 4
第三节“徘优”和相声 7
第二章 历代笑话 16
第一节 历代笑话风貌 16
第二节 笑话大王侯白 18
第三节 笑话和相声 23
第三章“参军戏” 28
第一节“参军戏”的由来 28
第二节“参军戏”的特点 30
第三节“参军戏”和相声 33
第四章 宋代百戏 37
第一节 与相声的“说”相关的艺术形式 37
第二节 与相声的“学”相关的艺术形式 42
第三节 与相声中文字游戏相关的艺术形式 47
第二编 53
第一章“相声”考略 53
第二章 建立行业 57
第三章“撂地”作艺 68
第四章 繁衍成长 86
第五章“说”、“学”、“逗”、“唱” 113
第六章 漫话“柳活” 119
第七章 杰作探源 129
第八章 名家评点 138
第九章 优秀传统 164
第十章 艺海沧桑 173
第三编 179
第一章1949年到1956年 179
第一节 相声改进小组 179
第二节 老舍与相声 185
第三节 相声向全国普及 190
第四节 从相声《买猴》谈起 192
第五节 歌颂型相声的崛起 195
第二章1957年到1975年 200
第一节 建国十周年的相声创作 200
第二节 六十年代初传统相声的挖掘 203
第三节 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208
第四节 老一辈革命家对相声艺术的关怀 211
第五节“文革”期间相声的厄运 213
第三章1976年至今 216
第一节 相声艺术的复苏 216
第二节 电视带来的“相声热” 220
第三节 社会问题相声 222
第四节 娱乐性相声盛极一时 226
第五节 相声艺术的多样化 231
第六节 女相声的新面貌 233
第七节 儿童相声的兴起 236
第八节 相声艺术的国际交流 238
第九节 相声创作的回顾 240
第十节 相声理论研究的回顾 244
第十一节 第一届中国相声节 247
第十二节 呼唤相声艺术东山再起 248
附录 251
(一)北京传统相声目录 251
(二)新中国成立后相声新作目录(北京地区部分曲目) 263
(三)相声师承关系表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