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生活世界及其意义 2
二、现象学及现象学方法 3
三、生活世界中意义的探究 7
第一章 人与自己 10
第一节 关于自我 10
一、哲学视野中的自我 10
二、心理学视野中的自我 11
第二节 身体与自我 12
一、身体与存在 13
二、身体与不存在 22
三、身体与认识 30
四、身体与实践 34
五、身体与文化 37
六、身体与意义的建构 40
七、身体与生存艺术 50
第三节 人与语言 51
一、话语分析的由来 52
二、话语分析的方法 52
三、话语分析与社会工作 53
第四节 意义的话语分析 55
一、普遍存在的意义 55
二、对于意义的理解 55
三、意义运作的模式 58
四、话语的意义分析 60
第二章 自我与他人 66
第一节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66
一、生存论基础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66
二、认识论基础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69
三、社会历史形态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74
四、建构理性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78
第二节 亲密关系 84
一、家庭中的亲密关系 84
二、社会支持与亲密关系 88
三、文化与亲密关系 90
四、亲密关系与意义 91
五、培养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92
第三章 人与情境 97
第一节 人与时间 97
一、时间感 97
二、时间认知的结构 98
三、时间与意义的承载 101
四、时间与意义的创造 103
第二节 人与空间 116
一、空间的感知 117
二、身体空间 118
三、空间的体验 119
四、空间的生产 121
五、空间与意义的创造 123
第四章 生活世界意义的重塑 140
第一节 生活世界意义的特性 140
一、生活世界意义的生成性 140
二、生活世界意义的关系性 143
三、生活世界意义的实践性 144
第二节 意义的延续与断裂 145
一、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的意义 145
二、存在于主观自为世界的构想的意义 150
三、通往自为世界中的意识和实践 151
第三节 生活世界中意义探究的方法 153
一、对服务对象生活世界保持一种好奇 154
二、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 159
三、揭示服务对象生活世界意义的主要结构 161
四、介入意义生成过程 165
第四节丢失意义的再寻 168
一、助人者主体的现象学分析 168
二、受助者主体的现象学分析 172
三、“意域融合”及其可能性 175
后记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