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编 3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3
第一节 刑法的涵义及其分类 3
第二节 刑法的历史与理论 8
第二章 法例 13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13
第二节 刑法的效力 21
第三节 刑法的用语 35
第四节 刑法总则的适用范围 42
第三章 犯罪的概念 45
第一节 犯罪的成立要件 45
第二节 犯罪的分类 49
第四章 构成要件该当性 53
第一节 构成要件概说 54
第二节 行为主体 56
第三节 行为客体 58
第四节 行为 59
第五节 行为与因果关系 67
第六节 构成要件的故意 75
第七节 构成要件的过失 81
第八节 加重结果犯 92
第九节 构成要件的错误 96
第五章 违法性 107
第一节 违法的概念 107
第二节 阻却违法事由(正当化事由) 108
第三节 超法规(律)阻却违法事由 132
第四节 可罚的违法性理论 140
第六章 有责性(责任、罪责) 145
第一节 责任原则与责任的本质 146
第二节 责任能力 148
第三节 责任条件 154
第四节 违法性认识 156
第五节 期待可能性 159
第七章 未遂犯 163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阶段 163
第二节 未遂犯的成立要件及其处罚 168
第三节 未遂犯的分类 170
第八章 正犯与共犯 183
第一节 正犯的概念与分类 183
第二节 共同正犯 185
第三节 教唆犯 198
第四节 间接正犯 207
第五节 帮助犯 212
第六节 犯罪之参与与身分 217
第七节 正犯与共犯的竞合 223
第九章 犯罪的单复与竞合 227
第一节 罪数论(竞合论)的基本概念 227
第二节 数罪并罚 231
第三节 不罚之前行为与不罚之后行为 236
第四节 想像竞合犯 238
第五节 牵连犯及连续犯 245
第六节 实质上一罪(包括上一罪) 246
第十章 刑罚论 257
第一节 刑罚的意义与作用 257
第二节 刑罚的种类 260
第十一章 刑罚之适用 273
第一节 各种刑罚之适用 273
第二节 刑罚之加重 277
第三节 刑罚之减轻 283
第四节 刑罚之免除 292
第五节 刑罚之加减例 295
第十二章 刑罚之易科及折抵 299
第一节 刑罚之易科 299
第二节 刑期之计算与羁押之折抵 306
第十三章 缓刑与假释 309
第一节 缓刑 309
第二节 假释 316
第十四章 刑法上之时效 325
第一节 追诉权时效与行刑权时效 326
第二节 刑法上时效的法律效果 330
第十五章 保安处分 333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意义、种类及其宣告 333
第二节 保安处分与刑罚的区别 341
分则编 344
导论 刑法分则的基本概念 344
第一节 刑法总则与分则之关系 344
第二节 刑法分则之体系与法益之保护 345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及其解释方法 352
壹、侵害国家法益之犯罪 363
第一章 内乱罪 365
第二章 外患罪 368
第三章 妨害国交罪 375
第四章 渎职罪 378
第五章 妨害公务罪 404
第六章 妨害投票罪 414
第七章 妨害秩序罪 424
第八章 脱逃罪 436
第九章 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罪 444
第十章 伪证及诬告罪 450
贰、侵害社会法益之犯罪 457
第一章 公共危险罪 459
第二章 伪造货币罪 500
第三章 伪造有价证券罪 507
第四章 伪造度量衡罪 517
第五章 伪造文书印文罪 520
第六章 妨害风化罪 536
第七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548
第八章 亵渎祀典及侵害坟墓尸体罪 561
第九章 妨害农工商罪 566
第十章 鸦片罪 571
第十一章 赌博罪 578
参、侵害个人法益之犯罪 583
第一章 杀人罪 585
第二章 伤害罪 609
第三章 堕胎罪 623
第四章 遗弃罪 633
第五章 妨害自由罪 641
第六章 妨害性自主罪 660
第七章 妨害名誉及信用罪 684
第八章 妨害秘密罪 697
第九章 窃盗罪 708
第十章 抢夺、强盗及海盗罪 724
第十一章 侵占罪 739
第十二章 诈欺、背信及重利罪 744
第十三章 恐吓及掳人勒赎罪 755
第十四章 赃物罪 763
第十五章 毁弃损坏罪 768
第十六章 妨害电脑使用罪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