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我国的排放法规介绍 1
1.1.1 GB 18352.3—2005 1
1.1.2 GB 17691—2005 3
1.2 国内轻型汽车电控柴油机的技术简介 5
1.2.1 微型轿车柴油机——YC4W柴油机 5
1.2.2 轿车柴油机 6
1.2.3 长城GW4D20柴油机 9
1.3 国内主流3L电控柴油机介绍 10
1.3.1 3L国Ⅲ柴油机 10
1.3.2 3L国Ⅳ柴油机 12
1.4 小结 14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车用发动机增压技术 16
2.1 车用发动机对增压系统的要求 16
2.2 放气阀式增压器及其匹配技术 20
2.2.1 放气阀式增压器 20
2.2.2 放气阀式增压器匹配实例 21
2.3 可变几何参数增压器(VNT)及其匹配技术 26
2.3.1 VNT的结构和原理 26
2.3.2 VNT柴油机的运行特点 28
2.3.3 VNT的匹配 29
2.3.4 VNT匹配实例 30
2.4 两级增压及其匹配技术 33
2.4.1 两级增压的工作原理 33
2.4.2 商用车柴油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34
2.4.3 乘用车柴油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35
2.4.4 两级增压系统的调节 36
2.4.5 柴油机两级增压的实例介绍 37
2.5 汽油机增压技术 47
2.5.1 汽油机增压 47
2.5.2 汽油机增压特点 48
2.5.3 大众1.4TSI汽油机简介 53
2.5.4 汽油机增压的匹配实例 58
2.6 小结 61
参考文献 62
第3章 柴油机电控技术 63
3.1 电控技术的发展 63
3.2 电控分配泵 69
3.2.1 轴向柱塞式电控分配泵 69
3.2.2 径向柱塞式电控分配泵 72
3.2.3 国内半电控VE泵介绍 76
3.2.4 电控VE泵的市场情况 79
3.3 Bosch CRS2.0共轨系统 80
3.3.1 四大核心部件的功能介绍 81
3.3.2 传感器介绍 92
3.4 Bosch CRS1.3经济型共轨系统 101
3.5 Bosch轿车用200 MPa共轨系统 103
3.6 Denso共轨系统 106
3.7 电控单体泵系统 112
3.7.1 电控单体泵 112
3.7.2 国产电控单体泵系统 114
3.8 泵喷嘴系统 116
3.9 共轨柴油机故障及其诊断 120
3.9.1 ECU诊断功能 120
3.9.2 共轨柴油机典型故障统计 121
3.10 小结 128
参考文献 129
第4章 柴油机冷却废气再循环技术 130
4.1 废气再循环(EGR)降低NOx机理 130
4.1.1 NOx生成机理 130
4.1.2 废气再循环系统降低NOx排放的机理 131
4.2 废气再循环系统方案布置 132
4.2.1 内部EGR 132
4.2.2 外部EGR 133
4.3 EGR阀 137
4.3.1 真空膜片式EGR阀 139
4.3.2 电控EGR阀 140
4.3.3 EGR阀冷端和热端布置 143
4.4 EGR冷却器 143
4.4.1 EGR冷却器的结构 144
4.4.2 EGR冷却器的特性 144
4.5 EGR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147
4.6 EGR对柴油机的磨损和可靠性的影响 149
4.7 设计实例 152
4.8 小结 156
参考文献 156
第5章 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158
5.1 绪论 158
5.1.1 催化转化器的性能指标 158
5.1.2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 159
5.2 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 160
5.3 微粒氧化催化器技术 163
5.4 颗粒过滤器 166
5.5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174
5.5.1 化学反应 174
5.5.2 催化器的型式 178
5.5.3 SCR系统原理 181
5.6 NOx存储还原技术 183
5.7 采用DOC+POC技术难题 185
5.8 小结 188
参考文献 189
第6章 柴油机标定技术 190
6.1 绪论 190
6.1.1 标定的必要性 190
6.1.2 标定的基本概念 190
6.2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的标定工作 192
6.2.1 电控电体泵柴油机的标定策略 192
6.2.2 电控单体泵的标定策略 192
6.3 Bosch CRS2.0系统柴油机的台架标定介绍 202
6.4 电控共轨柴油机的整车标定 204
6.4.1 整车标态标定 204
6.4.2 整车寒区标定 205
6.4.3 整车高原标定 206
6.4.4 整车热带标定 208
6.5 电控共轨柴油机EGR的标定 210
6.5.1 EGR保护标定 210
6.5.2 EGR阀特性试验 211
6.6 OBD标定介绍 212
6.7 SCR标定介绍 217
6.7.1 尿素喷射量的定义 217
6.7.2 标定过程 219
6.8 小结 222
参考文献 222
第7章 柴油机4气门技术 223
7.1 绪论 223
7.2 4气门缸盖的概念设计 224
7.2.1 汽缸盖材料的选择 224
7.2.2 每缸缸盖螺栓数量的选择和定义 226
7.2.3 气道形状与布置 228
7.2.4 4气门缸盖进、排气门尺寸的确定 230
7.2.5 进气道入口、排气道出口尺寸定义 232
7.3 4气门缸盖的配气机构 234
7.3.1 顶置凸轮轴 234
7.3.2 凸轮、挺柱、推杆 235
7.3.3 正时驱动系统 236
7.4 气道试验台简介 239
7.5 气道开发流程 241
7.6 小结 242
参考文献 243
第8章 柴油机降机油消耗技术 244
8.1 降机油消耗的措施 244
8.2 缸孔变形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45
8.3 缸套网纹质量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48
8.4 活塞环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50
8.4.1 活塞环类型 250
8.4.2 活塞环材料 252
8.4.3 外圆耐磨涂层 253
8.4.4 活塞环的发展技术 255
8.5 柴油机降机油消耗开发实例 256
8.5.1 实例一:缸孔变形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56
8.5.2 实例二:油环刮油刃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58
8.5.3 实例三:活塞-活塞环间隙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259
8.5.4 实例四:某轻型柴油机国Ⅲ机油消耗开发 260
8.5.5 实例五:螺旋滑动珩磨技术降低柴油机的磨损和机油消耗 262
8.6 小结 264
参考文献 265
第9章 柴油机冷启动技术 266
9.1 绪论 266
9.2 柴油自燃 267
9.3 压缩比对柴油机冷启动的影响 270
9.4 起动机与柴油机的低温匹配 272
9.5 蓄电池 274
9.6 辅助预热 279
9.7 冷启动对柴油和机油牌号的要求 284
9.8 供油系统对柴油机冷启动的影响 285
9.9 小结 287
参考文献 288
第10章 柴油机欧Ⅴ/Ⅵ技术 290
10.1 EGR路线的欧Ⅴ技术 290
10.2 SCR路线的欧Ⅴ技术 295
10.3 欧Ⅴ/Ⅵ柴油机经济性的评价 297
10.4 小结 299
参考文献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