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札记 3
《兵书接要》 3
曹操遗物 5
曹丕曹植之争 8
珠襦玉匣及其他 11
郡将、州将 15
以舞相属 18
设主人 20
家 22
所在 25
不可为心 27
无任 29
平水 30
赤岸 31
亲亲 32
以舟称象 34
罗落 35
广陵散 37
钟鸣漏尽 38
利漕 39
曹氏司马氏之斗争 40
马枊 52
猖獗 53
刘备托孤语 54
分子 56
落度 57
牙与分 58
诵《孝经》 59
? 61
逡巡 62
《晋书》札记 65
二宫 65
干宝《晋纪》总论 66
相风 68
持尺威帝 70
《晋书》改易史料文字 71
人名定见 73
相辈与清谈 75
刘毅传 77
三率 79
名教自然“将无同”思想之演变 80
束皙传 88
三州覆败 90
张公 91
潘岳传 92
“久在荒裔”之晋人 95
祖氏兄弟传 96
刘弘传 97
君子小人 99
白羽扇 100
顾荣推荐之吴士 102
西晋王朝对待吴人 104
东晋南朝地理形势与政治 108
送故 116
东山 120
前 122
西州 124
晚合 126
王氏三少 127
王羲之书札 128
习凿齿与释道安之对话 135
挼 138
匈奴乔氏 139
任子春秋与皮里春秋 140
土窟 141
王敦、桓温与南北民族矛盾 142
灵宝 148
七第与六品 150
刘元海载记删略 151
妨 152
石勒载记 153
恨不杀汝 155
徙民与流民 156
四帅 159
五胡次序,无汝羌名 160
观世音经 161
羌人以都为名 163
李氏称巴氐 164
不足 166
王逊 167
狯胡 168
耆婆与道士 170
川 172
《晋书音义》 174
《宋书》札记 179
彭排 179
京城与京邑 180
南北朝时口粮数 182
割截古书中语 186
却 188
金紫光禄大夫 189
面首左右 190
白纱帽 192
将军位号高下 194
白门 195
执法与端右 197
公主自有居第 199
秘器 201
蔡邕琴名 203
州郡志诸问题 204
百官志诸问题 207
举、收举 218
军府僚佐领太守 220
王弘传漏略 221
典计 222
荀中郎 224
向靖名字 225
赵伦之军功 226
五等爵无食邑 227
灌佛 228
百丈 229
刘义庆传之“世路艰难”与“不复跨马” 230
二王两谢 233
崇礼闼 235
承华门 238
卤簿图 240
博射 242
开 245
南俸 246
羊希传 247
谢瞻辞吴兴郡守 248
新任官铸新印 249
刘义恭表文 251
婚姻不计行辈 252
张畅传 255
范泰范晔父子籍贯 257
诏黄 259
弊 261
诞马、障扇 262
乐舞杂伎 264
前载、阡陌 269
六门 270
久丧不葬 272
晚度北人 274
谢灵运传 277
广陵南望钟山语夸大 281
刘彧与方镇及大臣诏书中当时口语 282
刘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之变化 287
一麾出守 289
南朝之虎象 290
飞燕 292
方圜、落漠、周旋 293
无宜适、与手、言论 295
上下、尊、老子 297
阮长之传 299
州、郡、县 302
两句用一人典故 304
索虏传 305
外国表文中梵文影响 307
《南齐书》札记 311
觉 311
素族 313
隔城俘虏 316
东西二省 317
射雉 319
拔白 322
要人 323
州郡志郡下列县之次序 324
面起饼 326
缓服、急装、具装、寄生、装束、结束 327
无吾后 330
巾卷 331
拍张 333
南朝东南内地之位置 335
大中正与郡望不合 339
单衣 341
辅国将军 343
有次第 344
王广之传官衔 346
昆仑 348
檀珪家世 349
王僧虔报檀珪书 350
王僧虔论书 352
王僧虔诫子书 355
虞玩之传诏书及表文 357
鲑 360
腰扇 362
请急 363
封国远近与禄秩 365
王融、谢朓同传 366
傅琰传 368
明僧绍籍贯 369
东晋以后政权嬗代之特征 370
缇裙 380
遮迾 382
百子帐 384
《梁书》札记 387
萧衍以及东晋南北朝人小字 387
相闻、相知 389
小府、大府 391
封国之地域 393
风闻奏事 396
骁骑将军 399
黥刑 400
兖州刺史桓和 401
《酉阳杂俎》记魏使入梁事 402
野虖 405
土断后所居之地即称本州 406
三五贱伎 408
轻?衣裾 409
舅甥相纠弹 410
游军当作旋军 411
劾奏公文格式 412
覆讲 414
苇席、笙席 415
何远传脱文 416
侯景传 417
《陈书》札记 423
陈霸先早年经历 423
陈霸先加九锡文 424
敌人首级之保存 426
临川为临海之误 429
南江、南川、南州 430
测囚 431
埋轮 433
徐陵有口辩 434
方幅手笔 436
部曲私兵 438
通精 442
《魏书》札记 445
且待终举贼矣 445
乌丸三百余家 446
刘显弟亢泥 448
中山、邺、信都三城 449
慕容氏人名 453
晚有子 454
榆山丁零与西山丁零 456
摄、摄四镇 459
考绩制度 461
魏宣武帝元恪 463
金墉城 467
六极 468
妾御 469
宣武灵胡皇后传 470
公事不应送御史 472
内行阿干 473
白直、虞候、防閤、仗身、事力、幕士 474
禁 480
宗师 482
亲恤 484
桓帝猗?、穆帝猗卢碑 486
崔僧渊复崔慧景书 488
熊皮障泥 490
车伊洛传 491
赐名 495
所由 497
年渐一周 499
崔浩国史之狱 500
李顺等传中讹误 509
北魏用人兼容并包 511
莫落、孟浪、二三、一二 514
郦范传 517
马场 519
六里 521
荣卫 522
吕罗汉传 523
却敌 525
率户归国 526
配衣 527
北朝之中正 528
几案 533
广州 534
挺身 535
尔朱世隆传中所见官制 536
言乍高下 540
调度 541
瞎巴三千生啖蜀子 543
三字石经 547
伯瑜之不应留 549
王玄威与娄提哀悼献文帝 550
郦道元 553
江氏世传家业与南北文化 556
魏收袭用南朝史书 558
兖州蛮人 559
唾奴口中 561
六部尉与四中郎将 562
祠、神、祀 565
东雍州 566
西兖州与南兖州 567
秦州 569
巴州 571
南梁州与东梁州 573
粟、谷、榆、枣 574
班禄与商人 577
水陆运输 580
大鸿胪 581
拔拔氏 582
侯伏侯氏 583
尉迟氏 584
《北齐书》札记 589
扬州 589
上党坊 590
乡里 591
户四十万 592
高澄历官年份 594
桑落 595
各立一省 596
军主、幢主、队主 599
高洋庙号 602
举人诸官 604
大监 605
人上 606
秦州镇城都督北雍州刺史 607
录义 608
徐之才传 610
博士 613
增年获免 615
观我生赋 616
出都 618
《周书》札记 621
六条诏书 621
官品排列次序 623
五日番上 626
《隋书》札记 631
开皇年号 631
皇后预祭宗庙 633
陈朝舆制 634
隐膝 638
辇制 640
从《礼仪志》考察官制 642
南台 651
三县代迁 653
丁兵与兵力 655
破岭 658
哄师 659
都会 660
突厥传启民可汗表文 661
《南史》札记 665
宋高祖纪 665
阿奴 667
辱井 668
胡藩传记述胜于《宋书》 670
事 671
南蛮校尉 676
执手 677
陆机入洛之年 679
斗鸭 680
行香与行酒 681
食蛤蜊 685
紫? 686
凤尾诺 688
删略官衔造成混乱 690
班剑 691
紫荷 692
萧 693
事迹 693
香橙、连榻 694
赋韵 697
铜鼓 699
乡里 701
迮 702
增加有用史料 703
《北史》札记 707
今当为绝群耳 707
秦、南汾、东雍三州 708
幽州口有五十万 709
徐招传 710
功论郎 712
波斯使主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