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运作全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涵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龄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828972
  • 页数:795 页
图书介绍:

上 卷 3

“减负”理论指导编 3

第一章 教育面临新课题——“减负” 3

第一节 新千年教育的首要任务 3

一、教育部紧急部署“减负”工作 3

二、采取稳妥措施,坚定不移“减负” 5

第二节 历年“减负”令 9

一、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9

二、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摘录) 10

三、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摘录) 12

四、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14

第三节 教育“减负”,全国各地全面出击 16

一、各地明细“减负令” 16

二、教育“减负”,全面出击 18

三、“减负”治乱出实招 19

四、严查狠刹“减负”违规 23

第二章 教育“减负”是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25

第一节 课业负担过重危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5

一、无处不在的课业负担 25

二、学生课业负担到底有多重 29

三、孩子说心理话 31

四、课业负担:学生叫苦老师喊难 33

第二节 全面认识“减负”,警惕种种误区 36

一、全面认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36

二、正确认识“减负”的重要意义 38

三、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要常抓不懈 39

四、对学习负担要区分类型区别对待 41

五、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 42

六、必须加强“学习卫生” 44

七、关于“减负”的思考 46

八、“减负”莫变“转负” 48

九、小学生该不该有家庭作业 49

第三章 落实教育“减负”,推进素质教育 51

第一节 端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 51

一、“减负”——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51

二、学习《谈话》精神,端正教育方向 54

三、全面贯彻《谈话》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教育 55

四、端正教育方向,明确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 56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58

六、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0

第二节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 62

一、全党全社会都来做这件事 62

二、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核心地位 64

三、要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66

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67

五、进一步做好教育和青少年思想工作 69

第三节 教育“减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71

一、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71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73

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74

四、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76

五、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7

六、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要有正确导向和方法 78

七、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 80

八、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81

九、共青团要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83

附录:有关“减负”的法规文件 85

第四章 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保障“减负”顺利实施 111

第一节 教育“减负”呼唤成功的家庭教育 111

一、浙江金华四中徐某杀母带来的思考 111

二、典型家教事例的启示 114

第二节 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123

一、误区现象面面观 123

二、误区现象探源 131

三、走出误区的对策 137

第三节 “减负”需要家长转变观念 143

一、素质教育符合家长和子女的根本利益 143

二、家长有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吗 144

三、家庭教育要改善 146

第四节 “减负”要求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目标 147

一、现代人必须具备什么素质 148

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150

三、身心健康的保持与调适 155

第五章 教育“减负”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163

第一节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宽松成长环境 163

第二节 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成因与防治 167

一、偏科现象 167

二、厌师情绪 169

三、考试紧张 170

四、自卑心理 172

五、骄傲情绪 174

六、嫉妒心理 176

七、神经衰弱 179

第三节 所有学科协同教育,减轻学习负担 180

一、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 180

二、学科教学协同心理素质教育 180

三、学科协同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184

第四节 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 185

一、摒弃“师道尊严” 185

二、创造良好班级气氛的措施 186

三、创造良好班级气氛的效果 190

第五节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个别心理教育 191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与方案 191

二、加强个别心理教育的途径 195

第六章 学生课业“减负”,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 199

第一节 教育“减负”迫切要求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99

一、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结构 199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化目标与方法 204

第二节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25

一、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 225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52

三、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 256

第三节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方法 271

一、提高文体写作训练的方法 271

二、提高班级管理能力的方法 291

三、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方法 300

四、提高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的方法 312

第七章 教育“减负”要求建立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校园文化环境 321

第一节 创建学校审美教育的文化环境 321

一、审美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321

二、审美教育的任务和作用 325

三、学校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30

四、艺术欣赏是校园审美教育的典范形式 331

第二节 校园文化的建设优化 367

一、校园文化是雕塑学生心灵的阵地 367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373

三、学校文化产生的客观过程和成因 378

四、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课堂教学的关系 385

五、学校文化建设 394

管理措施优化编 429

第一章 教育“减负”要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系 429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学管理的变革趋势 429

一、中小学管理哲学的变革:以人为本 429

二、中小学管理主体责任的变革:努力创新 430

三、中小学管理客体资源的变革:注重质量 430

四、中小学管理职能的变革:无为而治 430

第二节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431

一、“减负”需要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431

二、构建“三导”机制,实施素质教育 433

三、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模式 435

第三节 创办特色学校,强化特色管理 476

一、“减负”背景下特色学校的创立 476

二、蓬勃兴起的学校特色研究 484

三、学校特色的评估 485

四、素质教育与特色学校管理 494

第二章 教育“减负”需要完善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 513

第一节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及其评价体系 513

一、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评价体系 513

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及其评价体系 522

三、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政府的要求及其评价准则 529

第二节 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案 534

一、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534

二、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537

三、素质教育评价的层次和内容结构 542

四、素质教育评价的组织实施 546

第三节 素质教育评价的成功模式与方案 549

一、目标参照评价的方案设计 549

二、两系三维复合评价模式 555

三、以激励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教师工作评价模式 563

四、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探索 570

五、等级制学业测评方法 573

第三章 教育“减负”呼唤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的改革 577

第一节 考试的功能 577

一、考试的导向功能 577

二、考试的评价功能 578

三、考试的诊断功能 579

四、考试的区分功能 580

五、考试的反馈功能 581

六、考试的预测功能 581

七、考试的激励功能 582

八、考试的管理功能 583

第二节 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 584

一、“应试教育”是考试异化的根源 584

二、中小学考试方法的改革 585

三、加快升学考试和测评制度改革 589

四、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595

第三节 构建实施“减负”的新的考试模式 598

一、“有选择、无淘汰”的分层考试新模式 598

二、“分项考核,按等评估”的考试模式 602

三、典型案例 608

第四节 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与深化教育改革 628

一、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是考试制度改革的正确选择 628

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成效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632

三、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景 636

第四章 学校、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实施“减负” 655

第一节 规范资料发放,控制教辅用书的数量 655

一、记者直击:“减负”要减教辅书 655

二、加强学生用书质量的措施——教育部负责人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 660

三、典型案例——南京市“减负”经验 662

第二节 密切学校家长工作的途径 664

一、家长委员会 664

二、家长会 669

三、家庭访问 675

四、家长学校 681

五、家庭教育咨询 686

第三节 学校、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实施“减负”的典型案例 691

一、提高教学水平,减轻学生负担——典型案例:北京铁路二中 691

二、抓好“四主两多”,实现“减负”增效——典型案例: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694

三、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典型案例:绍兴社区教育 697

第五章 中小学校长是教育“减负”的主要组织力量 701

第一节 实施素质教育,完成“减负”任务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的要求 701

一、跨世纪校长的角色 701

二、跨世纪校长在科研兴校中应尽的职责 706

三、跨世纪校长的素质 709

第二节 校长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品质 717

一、校长的个性 717

二、校长的心理品质及其结构 730

三、校长的认识品质 733

四、校长的情感意志品质 753

五、校长的气质、性格和能力要求 767

第三节 校长的威信 781

一、校长威信的实质及其作用 782

二、影响校长威信的因素 785

三、校长威信的形成与巩固 788

第四节 中小学校长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793

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面向全体”的客观需要 793

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提高”的基本保证 794

三、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794

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教育方针的法律要求 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