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6100356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自我和谐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探讨自我和谐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大和谐,而社会的大和谐的前提就在于每个个体自我如何处理好自身及其与未来社会、虚拟社会等多重关系。这里主要强调狭义范围内自我如何实现和谐与统一,以使人真正能够做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总序&欧阳康 1

序 1

虚拟与现实灵肉纠缠的自我——虚拟自我——研究综述 1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2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

第三节 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

第四节 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0

第五节 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辨及分类 34

一 自我、虚拟、虚拟自我 35

二 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辨 37

三 虚拟自我的分类 40

第一章 表象虚拟自我 49

第一节 主观思维空间与虚拟自我 50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时间、空间与角色 51

一 虚拟时间 52

二 虚拟空间 53

三 虚拟角色 54

第三节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探析 56

一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途径 57

二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 58

第二章 网络虚拟自我 61

第一节 网络虚拟技术与虚拟自我 61

第二节 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四因” 62

一 虚拟自我的技术支撑 63

二 虚拟自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65

三 虚拟自我体现了人对精神性的虚拟追求 67

四 虚拟自我存在的物质载体 70

第三章 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 72

第一节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表征 75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虚拟人性研究发端 76

二 欧洲中世纪虚拟人性的极端沦落 78

三 近代自我虚拟人性的转机 79

四 现代哲学对自我的虚拟人性探索 82

第二节 对西方哲学自我虚拟性思想的评价 84

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辨 88

一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自我无意识的揭示 89

二 行为主义学派对自我虚拟性征的贬低、排斥和否定 92

三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我虚拟意识的大力弘扬 93

第四节 对西方心理学虚拟性研究的评价 96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 98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的探索 99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虚拟性征研究的评析 104

第三节 自我的虚拟性存在 107

第四节 虚拟自我的特征 109

一 实在性 110

二 目的性 111

三 副本性 112

四 永恒性 113

五 虚拟性 114

六 异流性 115

七 电子性 116

第五章 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 118

第一节 虚拟自我的行为 119

一 虚拟能力的特质和形式 120

二 虚拟行为的特征和作用 124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 127

一 主体、自我及虚拟自我 127

二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惑 130

三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特征 133

第三节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 137

一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前提 138

二 虚拟自我的现实困境 141

第六章 虚拟自我的认同 144

第一节 自我认同与虚拟自我认同 146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 150

一 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150

二 网络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及表现 153

三 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原因分析 158

四 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补救 163

第七章 虚拟自我的调节 167

第一节虚拟自我的正负功能及调节 168

一 自我调节与虚拟自我调节 170

二 人的自我需要自我调节的理论根据 171

三 虚拟自我调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72

第二节虚拟自我调节的内容 173

一 虚拟自我的重新定位和塑造 173

二 虚拟自我主体角色调整 175

三 虚拟自我的人格调整 177

四 虚拟自我心理调节 180

五 虚拟自我伦理自律探索 182

六 虚拟自我的虚拟生存调适 186

七 虚拟自我的法律存有意识 188

第八章 虚拟自我的实现 191

第一节 表象虚拟自我实现及其理论确证 192

一 人的自我实现及其动机 192

二 马斯洛、马克思等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确证 195

第二节 不同视角下的表象虚拟自我实现思想考察 201

一 从人的“二属性”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201

二 从人的“生存境遇”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向度 203

三 从人的“动力系统”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 204

四 从艺术创作动机的“艺术情结”看虚拟自我的实现 205

第三节 网际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实现的途径(以虚拟游戏为例) 206

第九章 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辨析 209

第一节 虚拟自我伦理观念自备的必然性 210

第二节 对表象虚拟自我的伦理探索 213

第三节对网络虚拟自我的伦理考究 215

一 网络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失衡现象 217

二 建构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必须遵守的网络伦理规范 222

第四节 网络空间中虚拟自我的法律简释及建构规则 226

第十章 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 231

第一节 哲学需要思考的新的时代课题 232

一 网络技术是自我虚拟性征加剧的技术根源 233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自我的虚拟性、精神性表征 239

三 从认识论角度考察虚拟自我 244

四 虚拟实践对虚拟自我的影响 251

第二节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探微 254

一 虚拟自我促就自我人性的丰富和发展 255

二 虚拟自我的人学生存困境及出路 259

第三节 虚拟自我: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262

一 人的自我表达 262

二 虚拟自我的未来与人学展望 266

第十一章 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至自我和谐 269

第一节 自我的小和谐:心理自我与生理自我的和谐统一 271

第二节 自我的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 274

第三节 自我的现实与虚拟的和谐: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和谐统一 276

第四节 自我的大和谐: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 281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