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社会风俗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永洲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09056380
  • 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山东从古至今的民间风俗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阐释,并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章 远古东夷族的社会风俗 1

一、太昊伏羲氏的传说 1

(一)太昊的活动区域 1

(二)青帝与木神句芒 2

(三)太昊与伏羲氏 3

(四)伏羲氏的主要事迹 4

二、少昊氏的传说 5

(一)少昊的活动区域 5

(二)少昊与西方天帝白帝 5

(三)少昊氏以鸟名官 6

三、蚩尤的传说 9

(一)蚩尤与炎帝、黄帝、东夷 9

(二)蚩尤与金属冶炼和铜兵器 11

(三)蚩尤神、蚩尤旗和蚩尤冢 12

四、九天玄女和旱魃的传说 13

五、羿的传说 15

(一)发明弓箭,射杀十日,世掌射正 15

(二)嫦娥奔月及宓妃、河伯、月宫的传说 16

(三)夺取夏政的后羿 18

六、舜的传说 20

(一)教化民众和孝子的道德典范 21

(二)发明陶器、室屋、墙垣,创制乐器、音乐 23

(三)创立各种制度 25

(四)以刑法制裁四凶 26

(五)选举贤能 27

(六)夷夏联合治水 27

(七)创造了政通人和的和谐社会 28

(八)娥英庙 29

七、宿沙氏煮海盐、伯益凿井、奚仲造车 29

(一)宿沙氏煮海盐 29

(二)伯益凿井 31

(三)奚仲造车 32

八、东夷神话传说的文化意蕴 34

(一)以人为主体的时代 34

(二)对自然的支配、征服 34

(三)厚生爱民意识 35

(四)强大的东方部落 36

(五)重技艺、尚德行 36

(六)丰富的思维想象力 37

(七)居领先地位的文化 37

第二章 先秦秦汉时期山东社会风俗 39

一、服饰风俗 39

(一)山东服饰探源 39

(二)山东的传统服装 42

(三)佩饰和化妆 52

二、饮食风俗 54

(一)从茹毛饮血谈起 54

(二)山东的传统食物 55

(三)山东的美食烹饪 62

(四)一日两餐的食俗 67

(五)饮酒习俗 68

(六)饮食器具 73

三、岁时节庆风俗 80

(一)年、月、日、时 81

(二)节日 84

四、婚姻风俗 88

(一)原始群婚的残余——男女婚姻自由、宽松的齐鲁社会前期 89

(二)移风易俗后的山东婚姻风俗 98

(三)两汉婚俗的传承 112

五、生老风俗 123

(一)对新生命的呼唤 123

(二)踏上人生之路 128

(三)敬老养老 136

(四)养生和养性 138

六、丧葬风俗 140

(一)丧葬礼仪的定型 140

(二)丧葬礼仪 143

(三)守制 153

(四)祭祀 157

(五)齐鲁两国的哭丧和歌哭 160

七、信仰风俗 162

(一)神灵信仰与祭祀 162

(二)巫卜信仰 175

(三)齐地的方仙道 183

(四)先秦儒学信仰 197

(五)秦汉儒学信仰 21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山东社会风俗 223

一、社会风俗的失衡与转型 223

(一)儒学式微与弱势宗教学术的兴起 224

(二)君臣观念的沦丧与皇权的萎缩 225

(三)追求放荡自由的生活方式,引起了饮食起居方式的转型 227

(四)夸富斗奢、聚敛财富强化了人们的经济意识 229

(五)妇女对传统礼教的背离和个性张扬 232

(六)生命审美与魏晋风度 232

二、饮食风俗 234

(一)主食和副食 234

(二)崔浩、段文昌的《食经》 239

(三)山东的风味名吃 240

(四)灵岩寺与北方饮茶之风 243

三、岁时节庆风俗 244

(一)夜、更、鼓、旬和浣 244

(二)除夕和元旦 246

(三)元宵节 246

(四)清明节 248

(五)端午节 254

(六)七夕节 258

(七)中秋节 259

(八)重阳节 261

(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节日的特点 263

四、婚姻风俗 264

(一)父母之命进一步强化 264

(二)婚礼进一步扩充 266

(三)士庶不婚门第观念的形成 272

(四)对传统婚俗的背离 281

(五)传统婚姻观念的传承 289

(六)刚烈尚武、明哲卓识的时尚“列女” 291

五、生老风俗 293

(一)三日洗儿和满月 293

(二)周岁试儿、生日 295

(三)举子禁忌 296

(四)千里驹、神童 297

(五)姓和名 298

(六)号 300

(七)座右铭、“忍” 301

六、丧葬风俗 302

(一)丧葬礼仪的流变 302

(二)守制、扫墓、祭祖 311

七、信仰风俗 314

(一)儒学信仰 314

(二)佛教信仰 322

(三)道教信仰 332

(四)巫术信仰 341

(五)神灵信仰 347

第四章 五代宋元明清时期山东社会风俗 351

一、饮食风俗 351

(一)主食结构的改变——五谷、玉米、花生、芋、甘薯 351

(二)山东的饼食 353

(三)鲁菜和孔府菜 355

二、岁时节庆风俗 357

(一)除夕 358

(二)元旦 362

(三)元宵节 367

(四)中和节 372

(五)清明节 374

(六)四月八日浴佛节 380

(七)端午节 382

(八)六月的节令 384

(九)七夕节 388

(十)中秋节 392

(十一)重阳节 395

(十二)十月、十一月的节日 398

(十三)腊八、辞灶 401

三、婚姻风俗 404

(一)传统婚礼进一步演变、充实 404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婚姻陋俗 416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贞节烈女 423

四、生老风俗 432

(一)人生庆典 432

(二)冠礼的变异 433

(三)名、号 436

(四)祝寿、赐杖、建坊、悬额 437

五、丧葬风俗 439

(一)丧葬礼俗的传承 439

(二)守制 449

(三)祭祖礼俗的传承 450

六、信仰风俗 454

(一)儒学信仰 454

(二)宗教信仰 463

(三)神灵信仰 476

(四)巫术信仰——打旱魃 497

第五章 近代山东社会风俗 501

一、服饰风潮 501

(一)山东的剪辫风潮 501

(二)多元化服装结构的形成 506

(三)山东的不缠足运动 509

二、岁时节庆 511

(一)民国以来的新岁时 512

(二)传统岁时节庆的传承 519

(三)庙会节的兴起 524

三、婚姻风俗 530

(一)晚清民国的婚姻流俗 530

(二)民国时期的新式婚姻 539

四、生老风俗 543

(一)近代祈子风俗 543

(二)过继 549

(三)近代人生礼俗 549

五、丧葬风俗 552

(一)传统丧葬风俗的传承 552

(二)近代丧葬礼俗的流变 556

(三)近代丧葬方面的移风易俗 563

六、信仰风俗 565

(一)劝孝歌、劝悌歌的流行 565

(二)近代以来山东的会道门 568

(三)近代山东供奉的家神 571

(四)近代山东的巫术信仰 576

(五)民国时期破除迷信 577

第六章 山东社会风俗总论 580

一、传统服饰观念透视 580

(一)“毋其爵不敢服其服”与服饰的等级观念、角色心态 580

(二)“洁身自好”与个体内在品格 582

(三)“改正朔,易服色”与服饰的政治功能 583

(四)服饰与山东人的个性 584

二、饮食风俗品评 585

(一)饮食结构与中国人的个性 585

(二)饮食与山东人的人格尊严 587

(三)饮食等级与消费观念 589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思维方式 590

三、传统节日巡礼 590

(一)农业文化的印记 591

(二)阖家团圆的旋律 592

(三)征服自然的回音 592

(四)教化万民的工具 592

(五)传承文化的平台 593

(六)社会和谐的契机 593

(七)现代化、市场化对传统节日的挑战 593

四、传统婚姻观念剖析 594

(一)生育型而非情爱型的婚姻价值选择 594

(二)社会、家族型而非个人型的婚姻决定权 596

(三)道德、礼仪型而非法律、情感型的婚姻维系纽带 597

(四)终身型而非阶段型的婚姻存续观 599

五、人生礼俗观览 601

(一)天地性,人为贵 601

(二)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601

(三)人生的乐和福 602

(四)君子以自强不息 603

六、丧葬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604

(一)贵生恶死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 604

(二)厚葬久祀与祖先崇拜意识 605

(三)送终祭祀与对子女的投入 606

七、信仰风俗评析 607

(一)信仰风俗的不虔诚性 608

(二)重人事,轻天命;重现实人生,轻来生彼岸 609

(三)家庭伦理高于宗教神灵 611

(四)皇权凌驾神权 612

参考文献 614

后记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