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一、生药的品质评价与控制 1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2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一、我国古今本草著作简介 3
二、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4
上篇 总论 8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8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8
一、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8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9
三、按药用部位分类法 9
四、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9
五、其他分类法 9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9
一、生药的拉丁名 9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 10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12
第一节 概述 12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13
一、生物碱类 13
二、糖和苷类 15
三、黄酮类 18
四、醌类 20
五、香豆素类 22
六、木脂素类 23
七、强心苷类 24
八、皂苷类 25
九、萜类 27
十、挥发油类 30
十一、有机酸类 31
十二、鞣质类 32
十三、其他成分 33
第三章 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 34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34
一、生药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34
二、采收期的确定 35
三、一般的采收原则 35
四、采收方法 36
五、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36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37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37
二、产地加工的方法 37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和保管 39
一、常见的变质现象 39
二、生药的贮藏 40
第四章 中药材的炮制 43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43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44
一、提高净度 44
二、增强药物疗效 44
三、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44
四、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45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45
六、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45
七、便于调剂制剂 45
八、利于贮运 46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46
一、一般修制 46
二、水制 46
三、火制 47
四、水火共制 48
五、其他制法 49
第四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 49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49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50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50
四、炮制对鞣质的影响 50
五、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50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51
七、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51
八、炮制对含其他类成分药物的影响 51
第五章 生药的鉴定 52
第一节 概述 52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54
一、生药鉴定的工作程序 54
二、生药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54
第三节 生药的原植(动)物鉴定 57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58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59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59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 60
三、中成药显微鉴别要点 64
四、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65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66
一、物理常数 66
二、一般的理化鉴定 66
三、分光光度法 67
四、色谱法 68
第七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69
一、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70
二、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72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74
第一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74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74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76
第二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78
第三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79
一、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 79
二、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 80
三、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81
第四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83
第七章 生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86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86
第二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思路 89
一、从历代医书、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 89
二、利用生物亲缘关系密切与化学成分相近开发新药源 90
三、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开发新药源 90
四、扩大药用部位,寻找新药源 91
五、提取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品种 91
六、利用先导化合物转化及结构修饰开发新药物 92
七、积极开发人工代用品和人工合成品 93
八、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新药源 93
九、生药资源的综合开发 93
第三节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94
第四节 天然保健食品的开发 95
第五节 海洋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97
一、概述 97
二、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及应用 98
下篇 各论 104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104
第一节 藻类 104
昆布 105
海藻 105
第二节 菌类 105
冬虫夏草 106
灵芝 109
茯苓 111
菌类其他生药 111
第九章 蕨类生药 112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12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重要生药 113
绵马贯众 113
骨碎补 116
海金沙 116
蕨类其他常用生药 116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118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18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与重要生药 120
一、银杏科 120
银杏叶 120
二、松科 123
松花粉 123
三、柏科 124
侧柏叶 124
四、红豆杉科(紫杉科) 124
紫杉 124
五、麻黄科 125
麻黄 125
六、裸子植物类其他常用生药 129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131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31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 132
一、桑科 132
火麻仁 132
桑白皮 133
二、马兜铃科 133
细辛 134
马兜铃 137
三、蓼科 137
大黄 138
何首乌 141
虎杖 144
蓼科其他常用生药 145
四、苋科 145
牛膝 145
五、石竹科 146
银柴胡 146
王不留行 146
六、毛茛科 146
黄连 147
附子 149
草乌 152
白芍 153
威灵仙 155
毛茛科其他常用生药 156
七、小檗科 156
淫羊藿 156
八、木通科 158
木通 158
九、防己科 161
防己 161
北豆根 163
十、木兰科 163
厚朴 164
辛夷 166
五味子 167
十一、樟科 169
肉桂 169
乌药 172
十二、罂粟科 173
延胡索 173
罂粟壳 176
十三、十字花科 176
板蓝根 176
芥子 179
十字花科其他常用生药 179
十四、景天科 179
红景天 179
垂盆草 180
十五、杜仲科 180
杜仲 180
十六、蔷薇科 181
山楂 181
苦杏仁 183
木瓜 185
枇杷叶 186
蔷薇科其他常用生药 186
十七、豆科 187
黄芪 187
甘草 190
葛根 193
番泻叶 193
苦参 193
决明子 194
豆科其他常用生药 194
十八、芸香科 196
黄柏 196
芸香科其他常用生药 198
十九、楝科 199
川楝子 199
二十、苦木科 200
鸦胆子 200
二十一、远志科 200
远志 200
二十二、大戟科 201
京大戟 201
巴豆 201
狼毒 202
二十三、漆树科 202
五倍子 202
二十四、卫矛科 202
雷公藤 202
二十五、鼠李科 203
大枣 203
酸枣仁 203
二十六、瑞香科 204
沉香 204
芫花 207
二十七、使君子科 207
使君子 207
诃子 207
二十八、桃金娘科 208
丁香 208
二十九、五加科 210
人参 211
三七 215
刺五加 217
五加皮 218
五加科其他常用生药 218
三十、伞形科 219
当归 219
柴胡 222
川芎 224
白芷 227
防风 227
伞形科其他常用生药 227
三十一、山茱萸科 228
山茱萸 228
三十二、木犀科 228
秦皮 228
连翘 229
女贞子 229
三十三、马钱科 230
马钱子 230
三十四、龙胆科 230
龙胆 231
秦艽 233
三十五、夹竹桃科 234
萝芙木 234
三十六、萝藦科 234
香加皮 234
三十七、旋花科 235
菟丝子 235
牵牛子 235
三十八、紫草科 236
紫草 236
三十九、唇形科 236
薄荷 237
黄芩 240
丹参 242
益母草 245
广藿香 245
唇形科其他常用生药 246
四十、茄科 246
枸杞子 246
洋金花 249
四十一、玄参科 249
地黄 250
玄参 253
毛花洋地黄叶 253
四十二、列当科 254
肉苁蓉 254
四十三、爵床科 254
穿心莲 254
四十四、茜草科 255
钩藤 255
栀子 255
巴戟天 256
茜草 256
四十五、忍冬科 256
金银花 257
四十六、葫芦科 259
天花粉 259
四十七、桔梗科 261
桔梗 262
党参 264
南沙参 264
四十八、菊科 265
红花 266
木香 268
青蒿 271
苍术 273
茵陈 276
菊花 277
蒲公英 277
菊科其他常用生药 278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 278
四十九、泽泻科 278
泽泻 278
五十、禾本科 279
薏苡仁 279
白茅根 279
五十一、棕榈科 279
血竭 279
槟榔 280
五十二、天南星科 280
半夏 281
天南星 284
天南星科其他常用生药 284
五十三、百部科 284
百部 284
五十四、百合科 285
川贝母 285
麦冬 289
芦荟 292
天冬 292
玉竹 293
知母 293
百合科其他常用生药 294
五十五、薯蓣科 294
山药 295
穿山龙 297
薯蓣科其他常用生药 297
五十六、鸢尾科 297
西红花 298
射干 300
五十七、姜科 301
砂仁 301
莪术 304
姜科其他常用生药 307
五十八、兰科 307
天麻 308
石斛 311
白及 311
兰科其他常用生药 312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一、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314
二、动物的命名与分类 315
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 316
四、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317
第二节 动物类生药选论 319
鹿茸 319
麝香 322
牛黄 325
羚羊角 327
地龙 330
水蛭 330
珍珠 330
石决明 331
僵蚕 331
斑蝥 332
全蝎 332
蜈蚣 332
土鳖虫 333
蟾酥 333
龟甲 334
蛤蚧 334
金钱白花蛇 335
阿胶 335
动物类其他常用生药 335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一、矿物的性质 338
二、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339
三、矿物类生药的分类 340
第二节 矿物类生药选论 341
朱砂 341
雄黄 343
芒硝 343
石膏 344
滑石 344
矿物类其他常用生药 344
参考文献 346
生药原植(动)物学名索引 347
重点原植(动)物及生药彩色图片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