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文艺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国平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2634569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编吴国平曾策划主编过中国大陆第一套《教师人文读本》,由我社于2004年初版,2006年6月再版。图书问世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印刷12次之多。《教育参考人文书系》是《教师人文读本》的拓展产品,分解读、情怀、艺术、沉思、智慧五册。本册《教师人文艺术》,分“教育要有思想”、“道德何以说教”、“培育现代公民”、“教学的艺术”、“课堂的声音”五个单元。作者都是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研的研究员、大学教授和学者、国家教委官员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可爱的”思想者,要有自己自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追求,而不仅仅是“教书匠”、“混饭吃”。他们例举了自己教学中的实际事例,说明了何为德育的底线以及学生追求自由的渴望;从一个12岁少年的日记中,我们可窥见生命成长、挣扎、向善、成熟的痕迹,孩子是一棵棵稚嫩的幼苗,他们需要浇灌,更需要呵护;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被高涨的情绪拥着,可能会自觉自愿地让自己来一个三级跳,老师就要善于发现这种“三级跳”的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三级跳”。

第一单元 教育要有思想教育,要有思想!&吴国平 3

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教育&周贝隆 6

做一个“可爱的”思想者&钱理群 11

碎思新语——从康德、帕斯卡尔到孔子&吴康宁 17

孔子的“家”在哪里&商友敬 26

消费主义与中学生(节选)&夏中义 30

论教育价值取向的工具性&马增彩 35

也谈教育的工具性质&许锡良 40

教育领域被误读了半个世纪的三个主义(节选)&包国庆 43

第二单元 道德何以“说教”德育:底线不作假&吴国平 61

渴望自由追求——一个中学生的故事(节选)&陈德云 王超 63

感受十二岁的心灵——来自学生的日记&齐爱芬 66

为飘摇的“花朵”安家——学校教育根基探寻&郝项莉 69

红领巾是用什么做的&吴康宁 74

反思道德教育&肖川 78

也谈学会做人&许锡良 82

漫话“感恩教育”&陈桂生 86

个体道德需求及其德育意义&陈佑清 88

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回归&徐学红 92

道德,何以“说教”&于忠海 95

创建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谈荣辱观与道德教育&翟楠 100

什么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既有道德又善创造的人&陈佑清 103

如果德育成为“无底洞”&陈桂生 106

第三单元 培育现代公民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顾明远 111

评选“三好”错在哪儿&吴兆宏 114

也说“三好学生”评选当废止——由25张弃权票引起的思考&邱广欣 119

对“三好学生”评选存废的看法&刘尧 121

废除“三好”评选,让“星光”更加灿烂&孟宪平 124

也谈评选“三好学生”的由来&陈桂生 126

“五常”与公民道德教育&程斯辉 明庆华 128

国民的诚信与善良&包国庆 132

培养公民还是培养人才(节选)&彭泽平 139

第四单元 教学的艺术“公开课”教学大家谈 145

公开课伴随我成长&周梅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蔡方公开课的四种基本特征&余嘉云公开课与日常课的割裂&毛景焕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向蓉蓉 150

走出“公开课”教学研究的误区&李善良 152

教学比赛可以休矣&卞松泉 155

教学比赛不可以“休矣”&谈永康 158

表演性的公开课教学可以休矣&王丽琴 160

谁在“坐井观天”&刘云杉 164

公开课正反说&郭华 171

公开课教学中的“反教学”问题&杨启亮 175

漫话“公开课”&陈桂生 181

课堂应有什么样的纪律&沈晓敏 184

课堂纪律的背后是什么&杨辉等 190

纵论课堂纪律,探讨教育真谛&闻晶 198

缘何学生不守纪——来自教师的原因剖析&王文静 204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郑金洲 209

关于“上课插嘴”问题的插嘴&陈桂生 214

自由的学校和学生的自由&程红艳 216

第五单元 课堂的声音真的声音是如何消失的&刘云杉 221

来自课堂的“诊断”报告&秦志强 陈明华 227

衣兜里的十张小纸条&宋利君 232

课堂故事三则 235

十分钟是金&陈小英回忆:老师不讲课&沈江天怀念实习的日子&邱永康呼唤心中的教室&孙惠芳 238

哈佛教授的“不教”而教&黄健 秦志强 240

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育——关于阳阳的故事&沈芝瑾 243

也谈“关于阳阳的故事”&陈桂生 246

教育的真实与教师专业自觉&王建军 248

追求理解的课堂教学&丁钢 253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节选)&叶澜 258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