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农民工教育的私人需求 1
第一章 农民工的人生万花筒 1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明显区别 2
第二节 都市里的各色农民工 5
第三节 几个工业区农民工的故事 9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将是中国非传统高等教育的生源主力 16
第一节 农民工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性 17
第二节 高中后高等教育需求规律 21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数量和持续增长形成了中国非传统高等教育生源的蓄水池 25
第三章 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别和多种学习形式的教育需求 30
第一节 农民工人口和经济特征 30
第二节 农民工渴望获得教育发展 34
第三节 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按学习层次、类别来讨论 36
第四节 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多样性——按学习方式来讨论 42
第四章 农民工教育市场估计和市场细分 45
第一节 农民工的教育支付意愿 45
第二节 上海市农民工成人教育市场规模估计 47
第三节 农民工的教育市场细分——按地域划分 49
第四节 农民工的教育市场细分——按年龄和教育划分 53
第五章 需要培育的农民工教育市场 56
第一节 农民工是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睡狮” 56
第二节 农民工教育市场的长期驱动力是“供给创造需求” 60
第三节 您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项目?问上帝去吧 63
第四节 您愿意为适合您的教育项目花多少钱?不科学的提问 66
第二篇 农民工教育的公共需要 72
第六章 教育的效用、需要和公共产品的原理 72
第一节 教育的私人需要 72
第二节 教育的公共需要 76
第三节 为什么教育是公共产品 81
第四节 为什么农民工教育或将成为基本免费的“公共大餐” 88
第七章 新国富论:农民工教育发展是中国未来的国富源泉 92
第一节 国富源泉的思想演变 92
第二节 教育生产力的统一模型 95
第三节 农民工的财富经济学 101
第四节 互联网具有使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倾向 106
第五节 农民工的教育发展是中国的基本国家利益 109
第八章 制造业农民工聚居区的新社会结构与社会合作 113
第一节 对农民工聚居区的社会结构的研究 114
第二节 制造业农民工聚居区社会结构理论架构——旅店借住式社会结构 115
第三节 一个旅店借住式社会结构案例 119
第四节 制造业农民工聚居区社会结构的变化端倪 121
第五节 社区性开放大学对建设和谐工业区的重大意义 124
第三篇 农民工教育供给模式搜寻、设计和实验 128
第九章 农民工与现有成人教育体系的分离 128
第一节 究竟什么把农民工与成人教育体系分割开来 129
第二节 农民工视进入现有的成人教育体系为他们发展的主渠道 135
第三节 给予农民工求学制度性机会的自学考试及其欠缺 136
第四节 自学考试体系将有潜力成为一个认证系统 143
第五节 成人教育机构农民工教育的案例研究 144
第十章 深圳农民工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经验——教育行政无能为力的成就 149
第一节 搜寻可供借鉴的农民工教育办学模式 149
第二节 深圳书城培训中心的农民工教育经验和办学模式 153
第三节 深圳大学成教院农民工教育访谈 159
第四节 深圳福永街道成人学校案例 162
第十一章 美国社区大学改革为弱势群体提供成人教育的经验 167
第一节 加利福尼亚明日项目(计划) 167
第二节 MDRC的“敞开大门”项目 169
第三节 影响弱势群体接受高中后教育的因素分析 171
第四节 教育项目和授课方式创新 174
第五节 有效帮助低收入学生就读社区大学的服务 178
第六节 美国社区大学改革经验总结 181
第十二章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为弱势群体提供成人教育的经验 184
第一节 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兴起 184
第二节 “低价、优质、实用、便利、友好”的教育服务模式 186
第三节 中国教育市场的大趋势呼唤阿波罗模式的出现 188
第四节 阿波罗模式在中国教育市场服务于低收入成人高等教育的可能性 194
第十三章 工业区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主渠道:以学习中心为基点的社区性开放大学网络 198
第一节 工业区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的全覆盖的概念 199
第二节 建设社区性开放大学以满足农民工多样性的继续教育需求 200
第三节 建设以学习中心为基点的社区大学网络 202
第四节 工业区基于学习中心的社区大学网络必须是一个开放大学体系 206
第五节 工业区社区大学的教育供应链 209
第六节 工厂区社区/开放大学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制和共同治理的必要性 212
第十四章 农民工聚居区利益相关主体“协商”共建社区大学和分担教育成本:理论和实验 216
第一节 农民工继续教育责任人及其责任顺序和实验的基本思路 216
第二节 选择国内和国际兴趣交汇点——YS公寓农民工教育实验 221
第三节 YS公寓利益相关主体“协商”办学 222
第四节 YS公寓利益相关主体“协商”办学失败——实验总结:“第一、第二、第三责任人”共托明天农民工教育的“太阳” 230
第十五章 向严密的教学组织要学习效率 232
第一节 建导型教学 232
第二节 网络支持下的建导型教学组织方式 236
第三节 实验中的观察 240
第四节 学习小组及其执行小组长制度的实验 247
第五节 学习小组支持下的有组织的协同学习、讨论和自学 252
第六节 网络支持下协同学习的感受 254
第七节 农民工李爱粉在首届e-learning中国有奖征文大赛获奖文章:《e-learning:我的好朋友》 256
第十六章 私营公助模式:把工业区的网吧和私营培训点建设成农民工学习中心 259
第一节 把网吧变成学习中心将使工业区获得初始的全覆盖的教育基础设施 259
第二节 把工业区的网吧建设成农民工的教育超市——各路教育机构的下伸办学点 262
第三节 “把工业区网吧变成学习中心”研讨会 264
第四篇 创新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建立农民工教育秩序第十七章 学习成就的社会认可和当前的制度困境 271
第一节 为什么学习者需要社会认可 271
第二节 “名”的社会异化导致政府对“名”的管理的冲动 274
第三节 从教育认证的效率考察名实关系 277
第十八章 学习成就的度量衡和价值换算 281
第一节 学习成就的度量衡、标准和社会价值 281
第二节 学习等级和学习成就的异同 286
第三节 学习等级的质量因素 289
第四节 学习成就的分层和价值转换 290
第十九章 教育资历信号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分层认证 293
第一节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间信息不对称 293
第二节 教育资历信号 294
第三节 买家有效时间内获得“真相”不可能的经验定理 297
第四节 认证的类别 300
第五节 认证的优劣评价标准和高等教育分层认证 303
第二十章 教育供给者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分离——教育家的解放与学习者的自由 308
第一节 大学分层和普及式大学的兴起 308
第二节 普及型大学的几个独立的基本组织 311
第三节 普及型大学基本组织互相独立——教育家的解放与学习者的自由 316
第四节 学历教育独立导师模式和学生的独立教育项目 317
第五节 大学组织边界变革 321
第二十一章 新式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保障下农民工学历教育秩序 328
第一节 农民工高等教育认证体系框架 328
第二节 在中国未来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中认识农民工高等教育认证 331
第三节 农民工高等教育认证结构的设计 335
第五篇 农民工教育的国家战略及社区性开放大学模式的扩展第二十二章 农民工教育的国家战略 339
第一节 国家干预教育的原理 339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不同层次的工业区/社区开放大学专项基金 347
第三节 政策建议:大学办分校扩大社会服务 351
第四节 政策建议:公办、参与式非营利性民办、营利性民办都可以尝试 354
第二十三章 社区性开放大学模式的扩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新思路 358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历史性成就和新的战略目标 358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系统性风险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新思路 359
第三节 本地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发动机 363
第四节 互联网的兴起和城市化方向的逆转 367
第五节 农村地区以学习中心为基点的社区性开放大学办学模式 369
第六节 推进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发展社区性开放大学的思路 372
第七节 不与耕地抢人类居住空间的长期战略 375
参考文献 378
后记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