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的抉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70373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作者为河海大学的博士生,在校期间,曾将到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果会成了本书。作者认为,经过多年的放牧和牧民的农业化,整个草原地区过度放牧,草原已经不能承载现有的放牧规模,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整个草原就将遭遇极大的破坏。因而目前草原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关系到发展方向的抉择。

第一章 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问题 3

二 相关文献综述 3

(一)与“游牧”相关的地方性知识 4

(二)草原环境问题的原因阐释 8

(三)草原管理相关研究 17

三 研究方法 22

(一)资料收集方法 23

(二)资料分析方法 27

四 本书篇章结构 28

第二章 “逐水草而居”:1949年前的区域生态 37

一 生态环境与人口特征 37

(一)气候特征 38

(二)三大草原区类 39

(三)主要的自然灾害 41

(四)人口特征 43

二 传统游牧机制 46

(一)“大游牧”的迁徙模式 47

(二)四季轮牧的演变 51

(三)分群放牧技术 54

三 游牧社会组织与生态适应 56

(一)“古列延”和“阿寅勒” 56

(二)清代的游牧组织 61

四 政策变迁下的草原生态 64

(一)清末之前:两者并存,各位主副 64

(二)清末以来:农耕制胜,生态退化 66

第三章 “对自然的规训”:牧区农耕化形成 71

一 农区制度的引入与草原生态变迁 71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政策 72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体制与政策 73

(三)草畜承包制度 78

二 农垦的进驻与成长 82

(一)农垦的相关背景 82

(二)“大起大落”创农业 85

(三)“筑室返耕”办牧业 91

三 农耕民族的草原利用与观念 95

(一)人口变化图与移民分类 95

(二)农耕民族的草原利用方式 99

(三)农耕思维与游牧思维的差异 101

四 牧民定居轮牧的形成 104

(一)人民公社时期传统游牧的延续 104

(二)90年代以来的定居轮牧 106

(三)牧民生态观念的延续和转变 110

第四章 “对资源的汲取”:牧区市场化进程 112

一 牧区的市场化进程与生态影响 112

(一)市场经济的试行期 113

(二)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114

(三)牧区市场化的双重特征 115

二 社会情境中的“利益群体” 118

(一)地方政府的转变 119

(二)内陆企业的转移 125

三 外来者的经济活动与理性特征 132

(一)草原上的“屯子” 132

(二)破坏草原的几种经济行为 134

(三)外来者经济理性特征 138

四 牧民生计市场化与观念转变 145

(一)生计活动的市场化 145

(二)经济理性差异与牧民分化 153

(三)传统地方社区的瓦解过程 158

第五章 “对生态的重塑”:草原生态治理的困境 160

一 国家视角下的生态治理 161

(一)生态政策的主要内容 161

(二)生态治理的机构设置 163

(三)国家治理的某些特征 164

二 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 167

(一)难奏效的“草畜平衡” 167

(二)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169

(三)被建构的“生态移民” 171

(四)低效率的“植树种草” 172

三 地方性知识的消解 174

(一)相关的地方性知识 175

(二)专业技术群体与地方性知识排斥 180

(三)生态精英的退却、断层 182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85

一 外来影响因素之一:农耕文化的冲击 185

(一)农耕与游牧的系统比较 185

(二)农耕浸润游牧及其生态后果 189

二 外来影响因素之二:现代性的扩张 190

三 本书的结语 193

参考文献 195

附录:访谈提纲 204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