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1
血脉 3
经脉 7
络脉 14
经络 28
经隧 34
十二经脉(十二经、十二脉) 37
十四经(十四经脉) 38
六经 39
三阴 41
三阳 43
三阴三阳 45
三阳三阴 47
太阴 48
太阳 50
手三阴经 52
手三阳经 53
足三阴经 54
足三阳经 56
少阴脉 57
少阳脉 58
阳明脉 60
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 61
手厥阴 62
手心主 64
外经 67
正经 69
经别(十二经别、六合) 72
奇经(奇经八脉) 76
任脉 77
督脉 80
冲脉 85
带脉 89
蹻脉(阴蹻、阳蹻) 91
维脉(阴维、阳维) 94
血络 96
阳络、阴络 104
十五络 108
脾之大络 110
三百六十五络 112
三百六十五脉 114
孙络(孙脉) 116
心包络 121
经筋 126
皮部(十二皮部) 128
脉度 130
经气(脉气) 132
宗气 138
营气 140
卫气 143
五十营 148
经脉标本(六经标本、十二经标本) 150
根结(四根三结) 154
气街(四街) 158
四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髓海、经脉之海、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162
是动所生病 170
肾间动气 175
穴 177
骨空 179
气穴 182
腧穴(俞穴、输穴) 184
孔穴 189
三百六十五会 191
三百六十五节 193
三百六十五穴 195
经穴 199
十四经穴(十二经穴) 200
手太阴肺经穴 201
十二原 202
五输穴(五腧、本输、井荥俞经合) 204
络穴(十五络穴) 206
背俞 208
脏俞(脏腧、脏输) 215
腑俞 216
十二俞 217
募穴(募) 219
下合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223
八会穴 230
郄穴(十六郄穴) 233
八脉交会穴(交经八穴、流注八穴) 235
髎穴(窌穴) 241
八髎(八窌) 243
六十六穴 244
会穴(交会穴) 245
夹脊(夹脊穴) 248
奇穴(经外奇穴、经外穴) 250
八风 252
八邪 256
阿是穴(阿是法) 258
天应穴(不定穴) 261
同身寸(指寸、一夫) 262
身形 265
骨度 267
十二节 268
本节 270
支节 272
四关 274
大椎 276
分肉 280
宗筋 285
刺法灸法 289
砭石 291
九针 293
锋针 297
毫针 299
火针 301
艾炷 304
艾火 306
艾条(雷火针、太乙神针) 307
艾绒 309
壮数 310
随年壮 312
刺灸(灸刺) 313
刺法(针法、刺灸法) 317
经刺 321
缪刺 326
刺络(刺血、放血) 328
押手 330
行针 333
留针 335
点穴 337
针游于巷 339
得气(气至) 340
气至病所 349
守气 351
候气 353
调气(调气法) 355
催气 358
治神 359
三部(天部、地部、人部) 363
导气 366
迎随 368
徐疾补泻(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373
泻圆补方,泻方补圆 375
呼吸补泻 378
开阖补泻 381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推而纳之,动而伸之) 383
子母补泻 386
平补平泻 389
治则、选穴 391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93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398
陷下则灸之 399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402
治痿独取阳明 404
上病下取(远道刺) 407
中病傍取 411
近道法 412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413
以痛为输 414
阿是法 417
主客原络 418
子午流注 420
参考书目 422
古代文献 422
现代文献 427
概念术语索引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