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事实行为&陈春生 1
第一节 行政上的事实行为概说 1
一、事实行为的概念与意义 1
二、事实行为的类型 4
三、事实行为的合法性 7
四、事实行为与权利保护 8
五、我国法上常见有争议的行政上之事实行为 9
第二节 行政指导 13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13
二、行政指导的必要 15
三、行政指导的种类 15
四、行政指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15
五、行政指导的方式 16
六、行政指导与救济 17
七、日本1993年行政手续法中有关行政指导的规定 19
八、对我国行政程序法中有关行政指导规定的评释 20
九、结论 22
第十六章 行政程序法&汤德宗 25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说 25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 26
二、行政程序的特徵 27
三、行政程序的种类 29
四、行政程序的功能 33
第二节 行政程序法要义 50
一、立法架构 50
二、行政程序主体 68
三、调查事实及证据程序 76
四、各种行政行为程序 79
第三节 正当行政程序 93
一、正当程序的理念 93
二、正当行政程序的意涵 102
三、违反正当行政程序的法律效果 116
四、资讯公开 135
第十七章 行政执行法&蔡震荣 157
第一节 概说 157
一、前言 157
二、行政强制执行之特质 158
三、行政执行法之制定 163
四、行政执行法修正前各国法制之发展情形 165
五、修正后行政执行法之探讨 170
六、修正后行政执行法之内容 172
七、总则之一般规定 173
第二节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执行 208
一、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之意义 208
二、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之要件 209
三、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执行机关 214
四、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执行之方法与程序 216
五、执行费用 236
六、强制执行法之准用 236
第三节 行为或不行为义务之执行 236
一、执行基础 236
二、执行方法 239
三、执行费用 253
第四节 即时强制 254
一、即时强制之意义及其性质 254
二、我国法上所规定即时强制具体之措施 256
三、即时强制之救济 261
第十八章 诉愿制度&蔡志方 265
第一节 诉愿之概念 265
一、诉愿之意义 265
二、诉愿制度之规范基础 266
三、诉愿与请愿及行政诉讼之关系 267
四、诉愿之功能 271
第二节 诉愿之主体与诉权 272
一、诉愿人与诉权 272
二、诉愿相对人 279
三、参加人(=利害关系人) 280
四、代理人与辅佐人 285
五、证人与鉴定人 287
六、诉愿管辖机关 288
第三节 诉愿之原因及标的 289
一、诉愿之原因 289
二、诉愿之标的 290
第四节 诉愿之种类 292
一、诉愿种类之意义与作用 292
二、我国诉愿之种类与规范模式 293
第五节 诉愿之管辖 294
一、诉愿管辖之概念、特色与作用 294
二、我国诉愿管辖之认定基准与管辖不明时之处理 294
三、我国诉愿管辖之种类 296
第六节 诉愿之期限 302
一、诉愿期限之意义与作用 302
二、诉愿法所定之期限 302
三、特别法规定之期限 304
四、在途期间之扣除 304
五、视同期限内诉愿及其要件 306
六、不可抗力迟误期限与回复原状 307
第七节 诉愿程序之基本原则 308
一、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308
二、处分主义 309
三、辩论主义与陈述主义 310
四、先程序、后实体与程序从新、实体从旧 311
五、书面审理与言词审理原则 312
六、一事不再理 313
七、更不利决定之禁止 313
八、公益优先原则 314
九、程序迅速性原则 315
第八节 诉愿程序 316
一、诉愿之提起、受理与效力 316
二、诉愿之审理 326
三、诉愿程序之停止、承受与终结 335
四、诉愿之决定与效力 337
五、诉愿决定之执行 344
第九节 对诉愿决定之救济方法 344
一、再审 345
二、行政诉讼 347
第十节 诉愿法之施行与过渡时期条款 347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制度&刘宗德、彭凤至 351
第一节 行政诉讼事件 351
一、行政诉讼之概念 351
二、行政诉讼之目的与行政诉讼法之定位 355
三、行政诉讼事件 358
四、行政诉讼之类型 361
第二节 行政诉讼之主体 369
一、行政法院 369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 376
三、多数当事人——选定当事人与共同诉讼(原告与被告之多数) 385
四、多数当事人——行政诉讼之参加 392
第三节 行政诉讼之第一审程序 400
一、行政诉讼程序之诸原则 400
二、诉讼程序之开始 405
三、行政诉讼之审理 415
第四节 裁判 451
一、概说 451
二、行政诉讼之审理程序 468
三、行政诉讼事件之裁判 475
第五节 和解 492
一、前言 492
二、概说 493
三、诉讼上和解之成立 494
四、诉讼上和解之效力 496
五、当事人请求继续审判 497
六、第三人提起宣告和解无效或撤销和解之诉 498
第六节 简易诉讼程序 498
一、概说 498
二、简易诉讼事件之范围 499
三、简易诉讼程序之特别规定 501
四、简易程序之裁判声请许可上诉或抗告之程序 501
第七节 审级救济——上诉审程序、抗告程序 504
一、上诉审程序 505
二、抗告程序 517
第八节 非常法律救济——再审程序、重新审理、暂时权利保护 521
一、再审程序 521
二、重新审理 527
三、暂时权利保护 533
第九节 强制执行 549
一、前言 549
二、行政法院裁判之强制执行 550
三、行政法院裁判强制执行规定之商榷 551
第二十章 国家赔偿法&叶百修 557
第一节 国家赔偿观念之演进 557
一、否定时期 557
二、相对肯定时期 558
三、全面肯定时期 559
四、发展时期 560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之法律性质 563
一、在物之责任方面 563
二、在人之责任方面 564
第三节 国家赔偿法之效力 567
一、时之效力 567
二、地之效力 568
三、人之效力 568
第四节 国家赔偿之构成要件 573
一、因公务人员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 573
二、因公有公共设施之瑕疵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 608
第五节 国家赔偿请求之当事人 625
一、诉讼当事人 625
二、赔偿义务人 626
第六节 诉讼程序 632
一、起诉前之程序 632
二、国家赔偿诉讼 632
三、求偿权 637
四、赔偿方法 640
五、时效规定 642
第二十一章 损失补偿&李建良 645
第一节 损失补偿之概念及其基本体系 645
一、概说 645
二、德国损失补偿制度之基本体系 646
三、我国损失补偿制度之体系建构 658
第二节 公用徵收与损失补偿 667
一、概说 667
二、徵收之标的 668
三、徵收之目的及要件 669
四、徵收之当事人 671
五、徵收方式 673
六、徵收程序 678
七、徵收补偿 685
八、徵收之撤销(废止) 698
九、徵收标的之收回 700
第三节 财产权之限制、特别牺牲与损失补偿 709
一、基础理论 709
二、类型分析 711
三、争议问题研究 717
第四节 违法无责任之公权力行为与损失补偿 728
一、德国学说与实务见解之发展 728
二、我国相关规定之适用与检讨 730
第五节 公权力行为之附随效果与损失补偿 731
一、基本概念 731
二、案例类型 732
三、相关法律之适用 734
本国基本参考文献 739
事项索引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