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涉众经济犯罪概述 1
第一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含义及分类 2
一、涉众的含义 2
二、经济犯罪的含义 2
三、涉众经济犯罪的含义 5
四、涉众经济犯罪的分类 8
第二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1
一、涉众经济犯罪的现状 12
二、涉众经济犯罪的特点 13
第三节 涉众经济犯罪涵盖的罪名及相关罪名 18
一、涉众经济犯罪涵盖的罪名 18
二、聚众犯罪及其罪名 20
三、涉众经济犯罪与聚众犯罪概念辨析 24
第四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成因分析 25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涉众经济犯罪的成因机制 25
二、涉众经济犯罪成因的经济分析 28
三、涉众经济犯罪成因的受害人分析 29
第二章 涉众经济犯罪立法与完善 31
第一节 我国涉众经济犯罪的立法沿革 31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 31
二、集资诈骗犯罪的立法沿革 36
三、非法传销犯罪的立法沿革 38
四、证券犯罪的立法沿革 38
五、涉众合同诈骗犯罪的立法沿革 39
六、涉众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沿革 41
第二节 外国涉众经济犯罪的立法评介 43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相关立法 43
二、集资诈骗犯罪的相关立法 43
三、非法传销犯罪的相关立法 44
四、证券犯罪的相关立法 45
五、涉众合同诈骗犯罪的相关立法 47
六、涉众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立法 49
第三节 我国涉众经济犯罪的立法评介及完善 52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 52
二、集资诈骗犯罪 55
三、非法传销犯罪 58
四、证券犯罪 60
五、涉众合同诈骗犯罪 63
六、涉众食品安全犯罪 65
第三章 涉众经济犯罪客体与对象 68
第一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客体 68
一、犯罪客体的概述 68
二、涉众经济犯罪的客体 70
第二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对象 74
一、犯罪对象的概述 74
二、涉众经济犯罪的对象 78
第四章 涉众经济犯罪主体与罪过 82
第一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主体 82
一、自然人 82
二、单位 84
三、自然人与单位犯罪的界定 87
第二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罪过 89
一、故意 89
二、过失 92
第五章 涉众经济犯罪行为 93
第一节 涉众经济犯罪行为的特征 93
一、涉众经济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 93
二、涉众经济犯罪行为的特征 97
第二节 涉众经济犯罪行为的立法缺陷 102
一、立法模式单一 102
二、法律规定滞后 103
三、法律威慑力不足 103
四、法律条文表述模糊 104
第三节 涉众经济犯罪行为的司法认定 105
一、涉众经济犯罪涉案发生地的司法认定 105
二、涉众经济犯罪行为性质的司法认定 106
三、涉众经济犯罪行为侵害结果的司法认定 110
第六章 涉众经济犯罪罪数形态 113
第一节 涉众经济犯罪罪数形态的一般理论 113
一、涉众经济犯罪罪数形态的概念和特点 113
二、研究涉众经济犯罪罪数形态的意义 115
三、涉众经济犯罪罪数的判断 116
第二节 涉众经济犯罪的具体罪数形态 122
一、想象竞合犯 122
二、结合犯 124
三、集合犯 127
四、连续犯 130
五、牵连犯 136
第七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研究 139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概述 139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 140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 142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危害性分析 142
第二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特征 143
一、客体 143
二、客观方面 144
三、主体 145
四、主观方面 146
第三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 146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146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149
三、行为性质的认定 151
第四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155
一、立案标准 156
二、法定刑罚 157
三、犯罪数额及其他情节认定 157
第五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 158
一、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158
二、犯罪过程的长期性 159
三、犯罪活动复杂,欺骗性强 160
四、易引发社会矛盾,处置困难 160
第六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防控对策 161
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161
二、多方面拓宽渠道,全方位进行预防 162
三、及时处置,妥善化解,打早打小 163
第八章 集资诈骗犯罪研究 165
第一节 集资诈骗罪概述 165
一、集资诈骗罪的立法 165
二、集资诈骗罪的概念 167
三、集资诈骗罪的危害性分析 167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168
一、客体 168
二、客观方面 169
三、主体 170
四、主观方面 171
第三节 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172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172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174
三、行为性质的认定 176
第四节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181
一、立案标准 181
二、法定刑罚 181
三、犯罪数额大小和其他情节轻重的认定 182
第五节 集资诈骗罪的特点 184
一、以高额利润的经营业务或项目为借口 184
二、以高额利息为诱饵 185
三、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掩人耳目 186
四、特殊群体特别是女性集资诈骗案增多 187
五、发现时间滞后,追赃难度大 187
六、涉及领域广,名目众多 188
第六节 集资诈骗罪的防控对策 188
一、信息透明,提前预警 188
二、成立多部门联动的预警机制 189
三、引导群众走理性投资之路 190
第九章 传销犯罪研究 191
第一节 传销概说 192
一、传销的概念及特征 192
二、传销的实质及其与直销的区别 193
三、传销的组织形式及手段解析 198
四、当前我国传销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 202
第二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206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概述 207
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构成特征 209
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司法认定 212
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222
第三节 我国传销案件高发的原因及危害 223
一、传销案件高发的原因剖析 224
二、危害分析 231
第四节 我国查处传销活动的状况、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233
一、查处传销活动的基本状况 234
二、查处传销活动的难点 236
三、查处传销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42
第五节 防控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243
一、创建“反洗脑”工作机制,务求标本兼治 243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治理传销力度 245
三、强化“打传办”的职能作用,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249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反传销”社会环境 251
第十章 涉众证券犯罪研究 254
第一节 涉众证券犯罪概述 254
一、证券犯罪立法进程 255
二、涉众证券犯罪的概念 258
三、涉众证券犯罪的种类和危害性 259
第二节 涉众证券犯罪的构成特征 260
一、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构成特征 261
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构成特征 262
三、非法经营罪构成特征 263
第三节 涉众证券犯罪的司法认定 263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263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265
三、行为性质的认定 267
第四节 涉众证券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272
一、涉众证券犯罪的立案标准 272
二、法定刑罚 273
三、犯罪数额大小和其他情节轻重的认定 274
第五节 涉众证券犯罪的特点 275
第六节 涉众证券违法犯罪的防控对策 277
一、树立健康的投资理念,提高投资者的防范意识 277
二、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与明确 278
三、刑事行政加强配合共同打击非法经营证券活动 279
第十一章 涉众合同诈骗犯罪研究 281
第一节 涉众合同诈骗犯罪概述 281
一、合同诈骗罪的立法 282
二、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283
三、涉众合同诈骗犯罪的特点 283
四、涉众合同诈骗罪的危害 287
第二节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291
一、客体 291
二、客观方面 293
三、主体 294
四、主观方面 295
第三节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300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300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300
三、行为性质的认定 302
第四节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310
一、立案标准 310
二、法定刑罚 310
三、犯罪数额和情节的认定 311
第五节 涉众合同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 316
一、多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协作机制 316
二、加强宣传工作,增强群众的理性投资意识,提高市场主体的防范能力 317
三、完善市场信息公开制度 318
四、重拳出击,震慑犯罪 318
五、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重建市场信用 319
六、加强基础业务和专门手段的建设,推动打击涉众合同诈骗犯罪工作更好地开展 320
第十二章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研究 321
第一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概述 321
一、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立法 321
二、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概念 325
三、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危害性分析 325
第二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构成特征 327
一、客体特征 327
二、客观特征 328
三、主体特征 330
四、主观特征 331
第三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司法认定 334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334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343
三、行为性质的认定 350
第四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352
一、立案标准 352
二、法定刑罚 354
三、犯罪数额大小和其他情节轻重的认定 356
第五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特点 358
一、社会危害严重,被害人人数众多,影响恶劣 358
二、犯罪主体专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 359
三、犯罪手段隐蔽性强 360
四、犯罪证据收集困难 360
第六节 涉众伪劣商品犯罪的防控对策 361
一、完善立法,健全法制 361
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防范治理 362
三、统一执法思想,强化综合治理 362
四、加大处罚力度,发挥震慑作用 363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