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物权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华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9319291
  • 页数:5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物权法》通过三年多之后作者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物权法著作。作者总结了近年来立法、司法解释、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全面简洁、系统的物权法知识。

第一章 物权概述 1

第一节 物权的名称、物权的概念与物权的性质 1

一、物权名称的源起与在立法上的确立 1

二、物权的定义:各种学说之分析 3

三、物权的性质 6

第二节 物权的起源与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物权观念 16

一、物权观念和物权制度的起源 16

二、罗马法、日耳曼法的物权观念 18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20

一、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之形成 20

二、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24

三、物权作用的变迁与物权和债权的交错 27

第四节 物权与知识产权、继承权 28

一、物权与知识产权 29

二、物权与继承权 31

第二章 物权法的性质、发展趋势与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32

第一节 物权法的性质 32

一、物权法为私法 32

二、物权法为财产法 33

三、物权法为强行法 34

四、物权法具有固有法的性质 35

五、物权法具有公共性 36

第二节 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36

一、物权法的国际化 37

二、物权种类的增加 38

三、物权关系中的意思自治 39

四、用益物权的消长 39

五、所有权的价值化 41

六、所有权的社会化 41

七、担保物权机能的强化与担保形态的多样化 42

第三节 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43

一、中国物权立法的回顾 43

二、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47

三、《物权法》的体系 48

四、我国物权法的法律渊源 50

五、《物权法》的几个理念 52

第三章 物权的客体与一物一权主义 55

第一节 物权的客体与分类 55

一、作为物权的客体的物 55

二、与物权有关的物的主要分类 56

第二节 一物一权主义 65

一、含义与存在理由 65

二、一物的判定与一物一权主义的发展 66

第四章 物权的效力 68

第一节 概要 68

第二节 物权的排他效力 69

第三节 物权的优先效力 70

一、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 71

二、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73

第四节 物权的追及效力 74

第五节 物权请求权 75

一、概要 75

二、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78

三、物权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物权请求权的周边) 79

四、基于定限物权的物权请求权 80

五、物权请求权的其他问题 82

第五章 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类型 85

第一节 物权法定主义 85

一、物权法定主义的含义与存在理由 85

二、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效果 89

三、关于物权法定主义之缓和 90

第二节 物权的类型 93

一、物权的学理上的分类 93

二、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或地区民法典上的物权类型 98

三、我国的物权类型 101

第六章 物权变动 103

第一节 概说 103

一、物权变动的意义与形态 103

二、引起物权变动的原因 105

第二节 物权的变动 106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106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113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113

一、公示原则 114

二、公信原则 126

第四节 物权行为 129

一、物权行为的源起与评价 129

二、物权行为的几个基础问题 132

三、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理论 136

四、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 136

第五节 物权消灭的原因 151

一、混同 151

二、抛弃 152

三、其他原因 153

第七章 所有权通说 154

第一节 所有权的意义与作用 154

一、所有权的意义 154

二、所有权的作用 160

第二节 所有权的变迁与演进 163

一、所有权权源的变迁与演进 163

二、所有权的观念与制度的变迁 165

第三节 所有权的类型 174

一、国家所有权 174

二、集体所有权 176

三、私人所有权 177

四、对社会团体所有权的保护 178

第四节 所有权的权能 178

一、所有权的积极权能 179

二、所有权的消极权能 182

第五节 所有权的限制 182

一、私法对所有权的限制 183

二、公法对所有权的限制 185

三、征收、征用问题 185

第六节 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 187

一、所有物的返还请求权 187

二、所有权妨害排除请求权 190

三、所有权妨害预防请求权 191

第七节 取得时效 193

一、概说 193

二、取得时效的基本理论 194

三、我国的时效取得问题 200

第八章 土地空间权 202

第一节 概说 202

第二节 土地空间权的基本理论 205

一、土地空间权的意义与种类 205

二、土地空间权的体系 206

三、关于“空中权” 210

四、土地发展权 212

第九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13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理论 213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源起与名称 213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含义 214

三、业主的界定 220

四、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性与种类 221

第二节 专有权 223

一、专有权的含义 223

二、专有权的客体——专有部分 224

三、专有部分的范围 225

四、专有权的内容 228

第三节 共有权 234

一、共有权的意义和特性 234

二、共有权的客体——共有部分 236

三、共有权的内容 242

四、业主作为共有权人的法律责任 244

第四节 成员权 245

一、成员权的概念、特性及形成基础 245

二、成员权的内容 248

第五节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 250

一、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250

二、管理方式 252

三、管理规约 254

四、业主管理团体 257

第十章 相邻关系 263

第一节 相邻关系的基本理论 263

一、相邻关系的意义、功能与权源 263

二、相邻关系的法律性质 265

三、相邻关系的变迁 266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类型 268

一、土地相邻关系 268

二、建筑物相邻关系 274

第十一章 动产所有权 279

第一节 善意取得 280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与起源 280

二、善意取得的“极端法”与“中间法”立场 281

三、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283

四、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290

第二节 遗失物的拾得 291

一、概念与性质 291

二、遗失物拾得的要件 292

三、拾得遗失物的效力 293

四、遗失物规则对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隐藏物的准用 294

第三节 先占 295

一、先占的意义与性质 295

二、先占的构成要件 296

三、先占的法律效果 297

四、我国民事立法应承认先占制度 298

第四节 添附 298

一、添附的意义与旨趣 298

二、附合 299

三、混合 303

四、加工 304

第五节 货币所有权 307

一、货币系民法上一种特殊的物 307

二、货币所有权 308

三、孳息的所有权取得 309

第十二章 共有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一、共有的意义与演进 310

二、共有的特征、成立及类型 311

三、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别 312

第二节 按份共有 314

一、按份共有的源起与意义 314

二、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 316

三、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 323

第三节 共同共有 325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与性质 325

二、共同共有的类型 326

三、共同共有的效力 328

四、共同共有的消灭 329

五、共同共有物的分割 330

第四节 准共有 330

第十三章 用益物权概说 331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意义 331

一、用益物权的含义 331

二、用益物权的取得、丧失与变更 333

三、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334

第二节 用益物权的特性与作用 335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类型体系 338

一、外国与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用益物权 338

二、我国的用益物权体系 341

第十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含义与特征 342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征收 344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44

一、依法律行为而取得 345

二、依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而取得 346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 34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 346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 349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350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的原因 350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352

第十五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353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权)的沿革与内容 355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类似权利的区别 356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358

一、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358

二、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359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 360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360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361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362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原因 362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364

第十六章 宅基地使用权 366

第一节 概说 366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366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367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和流转 368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368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369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效力 370

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370

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 37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372

一、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原因 372

二、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373

第十七章 地役权 374

第一节 概述 374

一、地役权的概念 374

二、地役权的沿革与作用 377

三、地役权的特性 381

四、地役权的分类 383

第二节 地役权的取得 384

一、基于法律行为取得地役权 384

二、基于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取得地役权 386

第三节 地役权的效力 386

一、地役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86

二、供役地人的权利与义务 389

第四节 地役权的消灭 390

一、地役权的消灭原因 390

二、地役权消灭的法律效果 391

第十八章 担保物权总说 392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基本理论 392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392

二、担保物权的本质 393

三、担保物权的特性 394

四、担保物权的效力 395

五、担保物权的作用 396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种类 397

一、各国民法上的担保物权 397

二、担保物权的分类 399

第三节 担保物权的其他问题 401

一、物的担保(物权的担保)与人的担保 401

二、关于金钱担保 402

三、担保物权的消灭 403

第十九章 抵押权 404

第一节 概说 404

一、抵押权的意义 404

二、抵押权的特性 406

三、抵押权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德国、瑞士的抵押权制度可能对我国抵押权制度的影响 408

第二节 抵押权的取得 410

一、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抵押权 410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抵押权 413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一) 414

一、抵押权担保债权的范围 414

二、抵押权的效力所及的标的物的范围 416

第四节 抵押权的效力(二) 419

一、抵押物的用益权 419

二、设定多个抵押权的权利 420

三、于抵押物上为他人设定用益权的权利 420

四、出让抵押物的权利 421

第五节 抵押权的效力(三) 422

一、抵押权人的顺位权 423

二、对抵押权的处分权 428

三、抵押权的保全权 430

四、抵押权人的物权请求权 433

五、抵押权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434

六、抵押权的实行 435

第六节 抵押权的消灭 438

第七节 特殊抵押权 440

一、最高额抵押权 440

二、共同抵押权 449

三、财团抵押权 451

四、浮动抵押权 452

五、所有人抵押权 455

六、证券抵押 456

第二十章 质权 458

第一节 概述 458

一、质权的概念与特性 458

二、质权的沿革与立法例 459

三、质权的分类 461

第二节 动产质权 462

一、动产质权的意义 462

二、动产质权的取得 464

三、动产质权的效力 466

四、动产质权的消灭 478

五、最高额质权 479

第三节 权利质权 479

一、权利质权的基本理论 479

二、票据质权 482

三、债券质权 485

四、存款单质权 487

五、仓单质权 487

六、提单质权 490

七、股权质权 490

八、基金份额质权 495

九、知识产权质权 496

十、应收账款质权 498

第二十一章 留置权 500

第一节 概说 500

一、留置权的概念 500

二、留置权的性质 501

三、留置权与其他类似权利的区别 502

第二节 留置权的沿革、立法例与作用 505

一、留置权的沿革与立法例 505

二、留置权的作用 506

第三节 留置权的取得 507

一、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 507

二、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511

第四节 留置权的效力 512

一、留置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512

二、留置权的效力所及标的物的范围 513

三、留置权人的权利义务 513

四、留置物所有人的权利义务 516

五、留置权与动产抵押权、质权的竞存 517

六、留置权的实行 517

七、留置权的消灭 518

第二十二章 非典型担保 521

第一节 概要 521

第二节 让与担保 522

一、让与担保的含义与法律特性 522

二、让与担保的沿革与作用 524

三、让与担保的有效性 526

四、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 527

第三节 假登记(临时登记)担保 528

一、假登记担保的含义 528

二、假登记担保的性质 529

三、假登记担保的设定 529

第四节 所有权保留 530

一、所有权保留的意义与沿革 530

二、所有权保留的性质 531

三、所有权保留的设定 532

四、所有权保留中买受人的期待权 532

五、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的取回权 535

第二十三章 占有 537

第一节 概述 537

一、占有的概念 537

二、占有的主体 540

三、占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540

四、占有的功能 541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占有状态的推定及占有状态的变更 543

一、占有的分类 543

二、占有状态的推定 549

三、占有状态的变更 551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 552

一、占有的原始取得 552

二、占有的继受取得 553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 555

一、占有权利的推定 555

二、占有人与回复请求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558

第五节 占有的保护 561

一、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 562

二、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 565

第六节 占有的消灭与准占有 568

一、占有的消灭 568

二、准占有 569

主要参考文献 571

后记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