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文论著选读 3
殷虚书契考释·序&罗振玉 3
殷虚书契考释·跋&王国维 5
肃霜滌场说(《观堂集林》卷第一《艺林一》)&王国维 6
释旬(《观堂集林》卷第六《艺林六》)&王国维 7
释牡〈(观堂集林》卷第六《艺林六)&王国维 8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第九《史林一》)(节录)&王国维 9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观堂集林》卷第九《史林一》)(节录)&王国维 11
古文字学导论·自叙&唐兰 12
一个古文字学者所应当研究的基本学科(节录)&唐兰 16
研究古文字的戒律&唐兰 18
甲骨文字释林·序&于省吾 20
古代文字学的方法论(节录)&李旦丘 23
释气&于省吾 27
释羌甲&于省吾 29
甲骨叕存·序&孙海波 30
甲骨叕存·自序&曾毅公 31
殷虚书契考释(节录)&罗振玉 32
中国古文字学史略(《中国文字学·前论》)&唐兰 34
六书说批判(《中国文字学·文字的构成》)&唐兰 40
三书(《中国文字学·文字的构成》)&唐兰 44
金文诂林·序&周法高 46
铁云藏龟之馀·序&罗振玉 48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节录)&董作宾 49
甲骨学五十年·序&严一萍 61
关于贞人(《甲骨学五十年·后期研究的进程》)&董作宾 62
断代研究的十个标准(《甲骨学五十年·后期研究的进程》)(节录)&董作宾 66
甲骨文材料的总估计(节录)&董作宾 72
周秦金石文选评注·绪言(节录)&黄公渚 81
金文编·自序&容庚 84
金文编·序&王国维 87
金文编·序&马衡 88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序&唐兰 89
金文续编·自序&容庚 91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郭沫若 92
研究甲骨文字的两条新路(节录)&闻宥 105
殷虚文字孳乳研究(节录)&闻宥 108
积微居金文说·自序&杨树达 112
新识字之由来&杨树达 114
甲骨文为字从又牵象为殷人服象之证(节录)&徐中舒 125
殷代兄终弟及为贵族选举制说(节录)&徐中舒 127
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殷虚卜辞综述》第二章第三节)(节录)&陈梦家 129
殷契钩沉(节录)&叶玉森 133
说契(选录)&叶玉森 135
古刑&叶玉森 136
殷契亡文说&丁山 137
积微居甲文说·自序&杨树达 141
释尘????&杨树达 142
释于&杨树达 143
释追逐&杨树达 144
释农&杨树达 146
读胡厚宣君殷人疾病考(录一则)&杨树达 147
甲文中之先置宾辞&杨树达 148
卜辞琐记(选录三条)&杨树达 149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引论(节录)&沈兼士 150
《商周铜器说》下篇&(清)阮元 151
毛公鼎释文·序(节录)&王国维 153
甲骨文辨证·序&郭沫若 154
现代研究方法之倾向(中国文字之原流与研究方法之新倾向·六)&马叙伦 156
古史新证·第一章 总论&王国维 160
商代失国霾卜考(节录)&陈邦福 162
从古器款识上推寻六书以前的文字画(节录)&沈兼士 164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徐中舒 166
卜辞通纂·序(节录)&郭沫若 169
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于省吾 171
殷虚文字类编·序&王国维 175
殷虚文字类编·自序&商承祚 176
殷虚文字类编(摘录)&商承祚 177
考释古文字的方法问题(节录)&胡澱咸 178
甲骨文的埋藏、破坏和认识&胡厚宣 182
殷虚文字甲编·自序(节录)&董作宾 188
帝国主义者对我国甲骨文的劫掠&胡厚宣 193
甲骨选片 201
《卜辞通纂》选片 201
《殷契粹编》选片 218
附录七篇 263
评郭沫若对“妣”字的解释&姜可瑜 263
利簋铭文“岁贞克闻”解&姜可瑜 269
一种新的古文字字群——关于丁公龙山陶文&姜可瑜 276
殷墟文字形成假说&姜可瑜 281
悼念岛邦男博士&[日]赤塚忠 286
殷墟卜辞综类·序&[日]岛邦男 288
殷代非奴隶社会之一证&[日]岛邦男 289
《初学编》整理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