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与社会教育指导 1
1.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性 2
2.弘扬奉献精神的时代意义 6
3.学生慈善公益精神的教育 16
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0
5.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27
6.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30
7.学生社会权利意识的培养 33
8.如何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 39
9.怎样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45
10.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方法 49
11.培养学生具有公民意识的方法 54
12.加强学生社会权利意识的方法 61
13.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培养 65
14.学生的慈善公益精神培养 72
第二章 学生与社会相处原则 77
1.加强修养,做人高风亮节 78
2.克己利人,常怀仁爱之心 80
3.克服偏狭不良心理 85
4.克服可怕的骄傲心理 89
5.克服嫉妒心理 92
6.克服多疑的不良心理 95
7.克服偏激心理 98
8.克服自私自利心理 101
9.克服自卑心理 105
10.过分羞怯影响正常发展 109
11.克服虚荣心 114
12.“哥们儿义气”讲不得 117
13.杜绝小心眼 120
14.不要耍面派 123
15.错误的“英雄观” 126
16.对事情不敏感 131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4
18.和消极心态告别 137
19.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社会 141
第三章 学生与社会相处方法 145
1.正确地认识自我 146
2.做事三思而后行 149
3.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153
4.懂得感恩,懂得报恩 155
5.勇于承担责任 158
6.克服心理障碍,塑造人格魅力 162
7.善于倾听,赢得人心 164
8.微笑,可以化解一切不快 168
9.帮助他人,美丽心灵 172
10.善于赞美他人,为人际关系加分 176
11.心存善意,快乐成长 178
12.以诚待人,平等交往 181
13.信守承诺,绝不食言 184
14.宽容与尊重的美德 186
15.学会欣赏他人 190
16.用适当的方式处理友谊 193
17.不怀忌妒与狭隘之心 197
18.学会换位思考 201
18.执着心态可以滴水穿石 205
19.包容心态会让心胸开阔 209
20.诚信心态使你立足于世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