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用地评价历史与现状 1
第一节 上海市概况 1
一、自然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概况 9
三、土地利用概况 10
第二节 农用地评价历史与现状 11
一、农用地评价历史 11
二、农用地评价现状 12
第二章 工作组织与实施 14
第一节 工作准备 14
一、任务来源与工作依据 14
二、工作组织方式 14
三、农用地分等工作范围 15
第二节 外业调查 15
一、外业调查工作组织 16
二、外业调查技术路线 16
三、外业调查方法与成果 17
第三节 内业处理 18
一、基础图件处理与资料整理 18
二、评价过程及数据库建设 19
三、成果图件编制 20
第三章 技术与方法 22
第一节 技术路线 22
一、农用地分等工作流程 22
二、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 23
第二节 国家级参数的应用 24
一、分等因素指标区 24
二、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24
三、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 25
第三节 市级参数的调查与确定 26
一、产量比系数的确定 26
二、分等因素体系及权重 27
第四节 等别的计算与划分方法 33
一、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33
二、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 33
三、农用地利用等别 34
四、农用地经济等别 36
五、农用地等别划分与校验 38
第五节 市级成果汇总 40
一、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对象 40
二、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原则 40
三、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工作任务 41
四、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技术路线 42
五、汇总前期准备 42
六、汇总过程 46
第六节 成果质量检验 53
一、分等参数分析 53
二、分等结果野外检验 55
第七节 国家级成果汇总 56
一、国家级成果汇总目标 56
二、国家级成果汇总主要内容 56
第八节“3S”技术应用 59
一、“3S”技术在分等基础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59
二、“3S”技术在分等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 64
三、“3S”技术在分等数据库及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67
第四章 农用地等别分布规律 69
第一节 上海市农用地等别描述 69
一、农用地等别总体概况 69
二、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描述 70
三、农用地利用等别描述 75
四、农用地经济等别描述 80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农用地等别的关系 85
一、地貌条件 85
二、光热和气候条件 85
三、土壤条件 86
四、农田灌排条件 87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与农用地等别的关系 87
一、农用地利用水平与农用地等别 87
二、农用地效益水平与农用地等别 88
第四节 农用地分等成果与地力调查成果的对比分析 88
一、农用地分等与地力评价等级的关系 88
二、地力评价分级方法 88
三、地力评价分级结果 92
第五节 农用地分等与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调查 99
一、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在农用地分等中的作用 99
二、基于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农用地分等设想 102
第六节 农用地等别动态监测与更新 104
一、标准样地设置与监测点确定 104
二、监测内容 105
三、监测周期 107
四、农用地分等动态监测与更新 107
第五章 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 108
第一节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108
一、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本农田划定思路 108
二、基本农田划定与农用地分等的关系 108
三、基本农田划定的技术思路 109
四、金山区基本农田划定结果评价 110
五、金山区基本农田划定修改建议 111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112
一、技术路线 112
二、划分优化设计指导区 112
三、确定各指导区补充耕地目标等别 113
四、确定各指导区项目优化设计指南 114
第三节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120
一、目的及意义 120
二、工作基本情况 120
三、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21
四、上海市耕地占补等级折算系数的建立 121
五、等级折算系数的确定 125
第四节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产能核算中的应用 125
一、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内涵及其概念界定 125
二、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理论体系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衔接 126
三、运用分等成果进行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技术方法 127
四、生产能力核算模型的建立 130
五、上海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初步核算 134
附录 135
附录1上海市农用地分等基本参数表 135
附录2上海市分作物农用地分等因素体系及权重表 135
附录3上海市“指定作物一分等因素一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136
附录4上海市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间表 137
附录5上海市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间表 137
附录6上海市农用地等别各区(县)面积汇总表 138
附录7上海市农用地等别分地类面积汇总表 140
附录8上海市农用地分等省级单元综合数据表 141
附录9上海市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属性数据表 186
附录10上海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图(选图) 204
参考文献 224
审定说明 225